涂建国
一、仪器概述
HDRZ-3000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根据对变压器内部绕组特征参数的测量,采用内部故障频率响应分析(FRA)方法,能对变压器内部故障作出准确判断。
变压器设计制造完成后,其线圈和内部结构就确定下来,因此对一台多绕组的变压器线圈而言,如果电压等级相同、绕制方法相同,则每个线圈对应参数(Ci、Li)就应该是确定的。因此每个线圈的频域特征响应也随之确定,对应的三相线圈之间其频率图谱具有一定可比性。
变压器在试验过程中发生匝间、相间短路,或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冲撞,造成线圈相对位移,以及运行过程中在短路和故障状态下因电磁拉力造成线圈变形,就会使变压器绕组的分布参数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并改变变压器原有的频域特征,即频率响应发生幅度变化和谐振频点偏移等。并根据响应分析方法研制开发的变压器绕组测试仪,就是这样一种新颖的变压器内部故障无损检测设备。它适用于63kV~500kV电力变压器的内部结构故障检测。
HDRZ-3000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是将变压器内部绕组参数在不同频域的响应变化经量化处理后,根据其变化量值的大小、频响变化的幅度、区域和频响变化的趋势,来确定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变化程度,进而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变压器是否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是否需要进行大修。
对于运行中的变压器而言,无论过去是否保存有频域特征图,通过比较故障变压器线圈间特征图谱的差异,也可以对故障程度进行判断。当然,如果保存有一套变压器原有的绕组特征图,更易对变压器的运行状况、事故后分析和维护检修提供更为精确有力的依据。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由笔记本电脑及单片机构成高精度测量系统,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具有较完备的测试分析功能,对照使用说明书或经过短期培训即可自行操作使用。
二、 技术特点
1、采集控制采用高速、高集成化微处理器。
2、笔记本电脑与仪器之间通信USB接口。
3、使用工控机与测量仪器一体化,在测量现场不需使用移动电脑。
4、硬件机芯采用DDS数字高速扫频技术(美国),通过测试可以准确诊断出绕组发生扭曲、鼓包、移位、倾斜、匝间短路变形及相间接触短路等故障。
5、高速双通道16位A/D采样(现场试验改变分接开关,波形曲线有明变化)。
6、信号输出幅度软件调节,大幅度峰值±10V。
7、计算机将检测结果生成电子文档(Word)
8、仪器具有线性扫频测量和分段扫频测量双测量系统功能,兼容当前国内两种技术流派的测量模式
9、幅频特性符合国家关于幅频特性测试仪的技术指标。横坐标(频率)具有线性分度及对数分度两种,因此打印出的曲线可以是线性分度曲线也可以是对数分度曲线,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10、检测数据自动分析系统,
横向比较A、B 、C三相之间进行绕组相似性比较,
其分析结果为:
①*性很好
②*性较好
③*性较差
④*性很差,
纵向比较A-A、B-B、C-C调取原数据与当前数据同相之间进行绕组变形比较,
其分析结果为:
①正常绕组
②轻度变形
③中度变形
④严重变形
11、可自动生成Word电子文档,供保存和打印。
12、该仪器*电力标准DL/T911-2004《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的技术条件。
三、 主要技术参数
3.1 扫描方式:
1. 1、线性扫描分布
扫频测量范围:(10Hz)-(10MHz)40000扫频点、分辨率为0.25kHz、0.5kHz和1kHz。
2. 分段扫频测量分布
扫频测量范围:(0.5kHz)-(1MHz)、2000扫频点;
(0.5kHz)-(10kHz)
(10kHz)-(100kHz)
(100kHz)-(500kHz)
(500kHz)-(1000kHz)
3.2其他技术参数
1. 幅度测量范围: (-120dB)至(+20dB)
2. 幅度测量精度: 0.1dB
3. 扫描频率精度: 0.01%
4. 信号输入阻抗:1MΩ
5. 信号输出阻抗:50Ω
6. 信号输出幅值:±20V
7. 同相测试重复率:99.9%
8. 测量仪器尺寸(长宽高)300X340X120(mm)
9. 仪器铝合金箱尺寸(长宽高)310X400X330(mm)
10.总体重量:10Kg
四、 使用特点
1.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由测量部分及分析软件部分组成,测量部分是高速单片机控制,由信号生成及信号测量组成。整个工作由仪器自身的嵌入工控机完成,无需接线和连接笔记本电脑,使用方便。当然也可使用USB接口与笔记本电脑连接。
2.在测试过程中仅需要拆除变压器的连接母线,不需要对变压器进行吊罩、拆装的情况下就完成所有测试。
3.仪器具备多种频率线形扫频测量系统测量功能,线形扫频测量扫描频率高达10MHz,频率扫描间隔可分为0.25kHz、0.5kHz和1kHz,对变压器变形情况提供更多的分析。
4.仪器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具有自动量程调节,自动采样频率调节等多种功能。
5.软件采用windows平台,兼容Win98/2000/WinXP/Win7/Win8/Win10系统。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和易于使用的显示界面。
6.提供历史曲线对比分析,可同时加载多条历史曲线观察,能具体选择任意曲线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配有专家智能分析诊断系统,可以自动诊断变压器绕组的状态,同时加载6条曲线,各条曲线相关参数自动计算,自动诊断绕组的变形情况,给出诊断的参考结论。
7.软件管理功能强大,充分考虑现场使用的需要,自动保存环境条件参数,以便作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时提供依据。测量数据自动存盘、具有彩色打印功能,方便用户出测试报告。
8.软件人性化特点明显,测量的各种条件多为选择项,变压器详细参数可保存用做诊断参考,并且不用在现场输入,可以以后再添加修改信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9.软件智能化程度高,在输入、输出信号连接好之后,设置好条件参数,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测量工作,并且随时能在测量中打开历史波形曲线进行比较观 察和停止测量。
10.每相测量所需时间小于60秒,对一台高、中、低绕组的电力变压器(容量、电压等级不限)进行绕组变形测量,总需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测量变压器时,接线人员可任意布放信号输入输出引线,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接线人员可停留在变压器油箱上面,不必下来,减轻劳动强度。
更多产品详情请访问武汉华顶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110kV 及以上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 , 作业目的是根据有关 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局部放电检测 , 检查电力变压器制造、安装、检修 质量 , 提高电力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变压器交接验收、预防性试 验、检修过程中的常规电气试验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试验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 作业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制定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试验操 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 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 其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1094.3 电力变压器 第三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
GB7354 局部放电试验
3 安全措施
a) 对试验设备及被试变压器加装安全围栏 , 在试验期间有专人监护 ;
b) 作业负责人确认后方可加压 , 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 , 一旦发现异 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试验 , 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4 工作程序
4.1 人员要求云南省频响法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价格云南省频响法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价格
本项作业需要 4~6 人 , 负责人应为工程师及以上 , 具有一定的变压器专业理论知识 , 对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具有一定经验 , 参加人应为技术员及以上 , 具有现场高压试验的经验。
4.2 试验设备和要求
本项作业需要频率大于 100 Hz 的电源 1 套 , 局部放电测试仪 1 台。试验设备在运输时 应拥绑牢固 , 防止碰撞。
4.2.1 试验电源
试验电源要求背景噪声水平应低于标准对被试品规定的视在放电量的 50%。
4.2.2 局部放电测试仪
局部放电测试仪的要求 : 方波发生器内阻应不大于 100, 上升时间应小于ω m, 测 量仪器特性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3 作业程序
4.3.1 试验方法
按 GB1094.3 《电力变压器第三部分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第 11.4 款和附录 A 及 GB
7354 的规定。
被试绕组的中性点端子应接地。对于其他的独立绕组如为星形连接应将其中性点端子
接地 , 如为三角形连接应将其一个端子接地。
一台三相变压器 , 可按照单相连接的方式逐相地将电压加在线端进行试验。
4.3.2 试验接线
试验原理接线图如图 1 所示 , 试验接线完成后检查接线的正确性。
图 1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原理接线图
4.3.3 试验步骤
作业负责人检查试验接线正确 , 确认试验现场布置好安全围栏并无人后即可开始试 验 , 试验按照图 2 加压程序图进行 , 在不大于 1/3 矶的电压下接通电源并增加至矶 , 持续 5min, 再增加至叭 , 保持 5s, 然后 , 立即将 U2 降低到矶 , 保持 3Omin, 当电压再降报 到 1/3Ul 以下时方可切断电源。
试验过程中保持对局部放电仪的观察 , 若出现异常 , 应停止试验 , 按 4.4 要求进行检查。试验完成后 , 由试验负责人对试验结果正确性的初步确认。
图中 : 或;
图 2 加压程序图
4.4 注意事项
a)应在所有的分级绝缘绕组的线端上进行测量。对自藕连接的一对绕组的较高电压
和较低电压的线路端子 , 也应同时用来测量。
b)每个测量端子都应该在线端与地之间施加重复脉冲来校准 , 这种校准是用来在试
验期间对读数的定量。
c)在变压器一个线端上测得的视在电荷量是根据经上述校准后的高的稳态重
复脉冲波计算出来的。偶然出现的尖波可以忽略不计。
d)在施加电压的前后 , 应记录所有测量端子的背景噪声水平。背景噪声水平应低于
规定的视在电荷量限值 q 的一半。
e)在电压升至 Uz 及由 U2 再降低的过程中 , 应记录可能出现的起始放电电压和熄灭电压值。
f)在电压 UI 的*阶段中应读取并记下一个读数。在施加 U1 的短时间内不要求观
测。
g)在电压 U2 的第二阶段的整个期间内 ; 应连续地观察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局
部放电水平。
h) 如果在上述局部放电的观测过程中 , 试验电压不产生突然下降 , 并在施加电压 30 min 的后 29min 内 , 所有测量端子上的视在放电量的连续水平 , 低于规定的限 值 , 并不表现出明显地、不断地向接近这个极限方向增长的趋势时 , 则试验为合 格。
i) 如果在一段试验内 , 视在电荷量的读数超过规定的限值 , 但之后又低于这个限值 , 则试验不必中断可连续进行 , 直到在此后的 30min 的期间内取得可以接受的读数 为止。偶然出现的较高的脉冲可忽略不计。只要不产生击穿并且不出现长时间的 特别高的局部放电 , 则试验是非破坏性的。
j) 当测量结果表明局部放电量超过标准规定或被试品有异常放电时 , 应停止试验 , 检查测量接线是否存在问题 , 复测试验电源背景噪声水平是否低于标准对被试品 规定的视在放电量的 50%, 确定异常放电的原因后 , 重新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