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国
产品简介:
随着中压开关无油化浪潮的兴起,真空开关以其*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些年来,由于生产工艺和现场使用环境方面的原因,有些真空开关在运行过程中其真空灭弧室会有不同程度的泄漏,有的在正常寿命范围内就可能泄漏到无法正常开断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开断就会出现不能正常开断的现象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国内真空开关事故大多是由此原因引起。所以加强定期或不定期检测真空开关真空度成了十分重要的环节。本仪器采用磁控放电法进行测量。将真空开关灭弧室的两触头拉开一定的距离,施加电场脉冲高压,将灭弧室置于螺线管圈内或将新型电磁线圈置于灭弧室外侧,向线圈通以大电流,从而在灭弧室内产生与高压同步的脉冲磁场。这样,在脉冲强磁场和强电场的作用下,灭弧室中的带电离子作螺旋运动,并与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电离,所产生的离子电流与残余气体密度即真空度近似成比例关系。对于不同的真空管型号(管型),由于其结构不同,在同等触头开距、同等真空度、同等电场与磁场的条件下,离子电流的大小也不相同。通过实验可以标定出各种管型的真空度与离子电流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当测知离子电流后,就可以通过查询该管型的离子电流一真空度曲线获得该管型的真空度。
在常规磁控放电测试灭弧室的真空度时,为了提高其测试灵敏度,需从断路器上卸下灭弧室,并置于螺线管线管内。这样一来,灭弧室在重新装回断路器时需要调整机械参数,工作量很大并需专业人员。而使用新型磁控线圈可以从侧面包围灭弧室,这样就不必拆卸灭弧室。而采用单片微机进行同步控制与数据采集处理,提高了灭弧室真空度的现场测试灵敏度。
传统的检测方法是“耐压法”,即真空开关处于开断状态下,在动静触头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检测其泄漏电流的大小,由此推断真空管的好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只能定性地检测真空管的好坏;而且真空度在10-5~10-1Pa之间无法准确分辨,所以无法判断泄漏的发展趋势(即同一个真空开关和上次相比有多大程度的泄漏)。
我公司为开始研究真空开关灭弧室真空度现场的定量检测,经过近多年的努力,并实现了现场不拆卸定量测量。生产出HDZK高压开关真空度测试仪,有了定量测量的手段,不仅可以测量真空开关真空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某些泄漏速度较快的真空开关,通过历年测量结果相比较,可以大致推断它的寿命,真正起到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主要特点:
1、可定量测量各种型号真空开关灭弧室内的真空度;
2、现场测量时不需拆卸真空开关;
3、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4、液晶汉字显示,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5、可保存、打印、查看测试的试验数据;
6、仪器带有RS232通讯接口,可以连接计算机实现真空度-离子电流曲线下载、寿命估计等多种功能;
7、仪器重量轻,携带方便;
三.性能指标:
1、电 源: AC220V+15%,50Hz;
2、测量范围: 10-5~10-1Pa;
3、电场电压∶18KV;
4、磁场电压∶1600V;
5、仪器精度: 5%;
6、使用环境: -10℃~40℃;
7、外行尺寸:460mm×335mm×330mm。
8、主机重量:12kg;
更多咨询请点击 武汉华顶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敏度:峰值灵敏度一般不小于60dB[V/(m/s)],均值灵敏度一般不小于40dB[V/(m/s)]。
检测频带:用于SF6气体绝缘电力设备的超声波检测仪,一般在20kHz~80kHz范围内;对于非接触方式的超声波检测仪,一般在20kHz~60kHz范围内。
线性度误差:不大于±20%。
稳定性: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仪连续工作1小时后,注入恒定幅值的脉冲信号时,其响应值的变化不应超过±20%。
功能要求
宜具有“连续模式”、“时域模式”、“相位模式”、“飞行模式”和“特征指数模式”,其中,“连续模式”能够显示信号幅值大小、50Hz/100Hz频率相关性,“时域模式”能够显示信号幅值大小及信号波形,“相位模式”能够反映超声波信号相位分布情况,“飞行模式”能够反映自由微粒运动轨迹,“特征指数模式”能够反映超声波信号发生时间间隔。
应可记录背景噪声并与检测信号实时比较。
应可设定报警阈值。
应具有放大倍数调节功能,并在仪器上直观显示放大倍数大小。
应具备抗外部干扰的功能。
应可将测试数据存储于本机并导出至电脑。
若采用可充电电池供电,充电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充满电单次连续使用时间不低于4小时。
宜具备内、外同步功能,从而在“相位模式”下对检测信号进行观察和分析。
应可进行时域与频域的转换。酒泉市高压真空开关真空度测试仪型号酒泉市高压真空开关真空度测试仪型号
宜具备检测图谱显示功能。提供局部放电信号的幅值、相位、放电频次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并可采用波形图、趋势图等谱图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展示。
宜具备放电类型识别功能。具备模式识别功能的仪器应能判断设备中的典型局部放电类型(自由金属微粒放电、悬浮电位放电、沿面放电、绝缘内部气隙放电、金属*放电等),或给出各类局部放电发生的可能性,诊断结果应当简单明确。
检测前,应了解被测设备数量、型号、结构、制造厂家、安装日期等信息以及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