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生化检测试剂盒>>糖代谢系列>> 还原糖含量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试剂盒
货号 | GOY-01S6738 |
---|
商品属性:
产品名称 | |
规格 | 50管/24样 |
检测方法 | 可见分光光度法 |
货号 | GOY-01S6738 |
商品介绍:
测定意义
还原糖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植物体内的还原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是最常见的单糖和双糖,其中葡萄糖和果糖不仅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底物,也是进一步合成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底物。
测定原理:
加热促进碱性溶液中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与还原糖生成棕红色氨基化合物,在540nm有特征吸收峰;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含量与540nm吸光度成线性关系,根据标准曲线,即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量。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 mL玻璃比色皿/96孔板、研钵、蒸馏水。
实验方法学:
一、肝素的配制: 市售肝素冻干粉140单位/mg,1克瓶装,每瓶140,000单位,称取0.1克肝素冻干粉,加生理盐水5ml,配成2800单位/ml。取50~100μl湿润管壁,可抗凝人血3~5ml,血液不会凝固。老鼠血易凝固,所以最好更浓一些。可以取0.1克肝素冻干粉,加3ml生理盐水溶解后,取50~100μl,可抗凝鼠血2~4ml。 肝素抗凝管的制备:取0.1克肝素冻干粉,加2.5ml生理盐水。取100μl~150μl滴入塑料或玻璃管中,湿润管壁,低于80℃小烤箱中(可以用烤面包的小烤箱),横向转动,每隔5~10分钟转动一次,直至干燥后放入4℃保存,可使2~5ml血液不凝固。 | 二、血液样本的收集: 全血根据收集的条件,分成不抗凝和抗凝两种。同时,不抗凝分离出的上层黄色的液体我们称之为血清;抗凝分离出的上层黄色的液体我们称之为血浆。 1、不抗凝收集血清:将收集好的全血,静置1~2小时,直接低速离心分离出血清待用或保存。 2、抗凝收集血浆: 收集抗凝全血,轻轻颠倒充分抗凝后,可直接低速离心分离血浆(也可静置半小时左右再低速离心分离血浆)待用或保存。根据不同抗凝剂的性能特征,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实验室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的各种盐、EDTA。 |
选择抗凝的注意点:
①、每一份样本所加的抗凝剂的量要一致,同时所取的全血的量也要尽量一致;
②、收集抗凝全血后一定要轻轻颠倒,充分抗凝,防止部分血液未接触到抗凝剂而导致凝固;
③、抗凝全血收集的血浆相对较多(1ml抗凝全血能分离出0.4~0.5ml血浆);
④、抗凝收集的血浆冷冻保存后,解冻时可能会出现絮状浑浊,如有则需要离心去掉浑浊后
用于测定。
嘧 99%黄豆黄素 分析标准品,≥97%Anti-phospho-FOXO4 (Ser262) /FITC 荧光素标记兔抗人、大、小鼠叉头蛋白4抗体IgG
1,1,3,3-四乙氧基烷 97%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酯 分析标准品,用于环境分析Anti-FOXF1/FITC 荧光素标记叉头蛋白F1抗体IgG
1,1,3,3-四甲氧基烷 98%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酯 94%Anti-FOXM1/HFH 11/FITC 荧光素标记插头蛋白M1抗体IgG
2-乙基-1,3-己二 98%烯基三丁基锡 97%Anti-FoxP1/FITC 荧光素标记FoxP1(T转录因子)抗体IgG
3-巴豆酸甲酯 97%丁基三氯化锡 95%Anti-FoxP3/FITC 荧光素标记叉头蛋白3-T转录因子抗体IgG
酸 98%氧化二辛基锡 98%Anti-FPR1/FITC 荧光素标记甲酸基肽受体1抗体IgG
巴豆酰氯, 包含1500 ppm 对苯二酚稳定剂, 90%六正丁基二锡 98%Anti-FPRL1 /FITC 荧光素标记脂氧素受体1抗体IgG
环吡司 分析标准品六 98%Anti-Fractalkine/CX3CL1 /FITC 荧光素标记神经趋化蛋白抗体IgG
还原糖含量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试剂盒小鼠组织多肽抗原(TPA)免疫试剂盒现货供应
猪胰淀粉α2(PAMY α2)免疫试剂盒现货供应
大鼠前列腺素D合成(PGDS)免疫试剂盒进口、分装
牛黄体生成素(LH)免疫试剂盒现货供应
蛋白聚糖4(PRG4)免疫试剂盒现货供应
3-硝基酪(3-NT)免疫试剂盒*直销
小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MCP-2/CCL8)免疫试剂盒*直销
小鼠3-硝基酪(3-NT)免疫试剂盒*直销
小鼠抗透明带抗体IgG(aZP-IgG)免疫试剂盒进口、组装
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免疫试剂盒*直销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各试剂均应平衡至室温(试剂不能直接在37℃溶解);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实验前应预测样品含量,如样品浓度过高时,应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使稀释后的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计算时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
1.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
2. 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检测溶液A工作液 100μl(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酶标板加上覆膜, 37℃反应60分钟。
3. 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大约400μl/每孔,甩干(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4. 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同检测A工作液) 10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反应60分钟。
5. 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6. 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兰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 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 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