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莼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初级会员 | 第9年

13585831301

人类心肌细胞供体符合真正的心脏再生的标准

时间:2017-6-2阅读:157
分享:

利用动物模型来评估心脏病细胞株疗法的效果一直是个难题,因为人类细胞跟不上实验鼠的心跳节奏。大鼠和小鼠的心率分别为每分钟大约400次和600次,而由人体胚胎干细胞培养而来的心肌细胞每分钟跳动的频率一般不超过150次,即使通过外部电刺激,也只能提高到每分钟240次。

不过,豚鼠的心跳约为每分钟200次到250次,接近人类心肌细胞的极限。华盛顿大学心血管生物学家查克·默里和迈克尔·拉弗雷姆带领研究小组利用左心室受伤的豚鼠进行了此次实验,伤口留下的疤使豚鼠的左心室变窄,导致泵血功能减弱,更易出现心律不齐。

研究人员设法抑制住豚鼠的免疫系统对人类细胞株的排异反应,并发明了一种直接评估心脏电活动的方法:利用的基因工程技术将一个“传感器”基因插入人类胚胎干细胞中,当这些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心肌细胞收缩时,便会发出荧光。

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了人类心肌细胞移植后,豚鼠受伤的左心室出现了部分再肌化的迹象,泵血功能增强。更让人惊奇的是,移植非但没有引起研究人员普遍担忧的心律不齐,反而使豚鼠心脏心率不齐的发生率降低了。“我们的研究证实,这些细胞与正常工作的心肌细胞功能一样,可与其余的心脏组织同步跳动。”默里说。

心律不齐是心脏病病发后致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拉弗雷姆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这些人类心肌细胞株供体符合真正的心脏再生的学标准,如果能够在大型动物模型身上获得同样的效果,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