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开尔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2018年计量单位制 将被重新定义

时间:2017-11-6阅读:409
分享:

“1米”到底是多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真要回答清楚并不容易。它的背后藏着计量科学的一次次进步。

1960年之前,“1米”被定义为地球一周的四千万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的*里一根“稳定”的金属铸成的“米”的基准原器就是*zui准的“1米”。1960年,“米”被定义为质子数为86的氪原子能级跃迁时辐射波长的倍数。1983年,“1米”再次被重新定义为“光在真空中3亿分之一秒所走的距离”。一次次的变化,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个长度单位越来越准。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计量

说起来陌生的“计量”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描述和量化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是由包括时间的秒、长度的米、重量的千克、电流的安培等7个基本计量单位来完成的。过去他们都以实物的形式进行定义,比如前面说到的“米”,都是靠实物的基准原器来校准,这种方式自计量单位诞生之日起一直延续到了1967年,原子时的诞生开启了计量量子化的全新时代。

如今的时间校准可以被植入芯片,让你通过网络在世界任何角落获取zui准确的时间。或许有一天,不仅仅时间,包括长度、电流、温度等等,各个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必须准确的量值,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校准,实现无处不在的测量,让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飞跃。“2018年计量单位制重新定义将给这种变化提供可能。”戴新华说。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