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莼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如何选择细胞培养的冷冻保护剂?

时间:2017-9-25阅读:253
分享:

冷冻保护剂是指可以保护细胞培养免受冷冻损伤的物质。冷冻保护剂常常配制成一定的溶液。一般来讲,只有红细胞、大多数微生物和极少数有核的哺乳动物细胞悬浮在不加冷冻保护剂的水或简单的盐溶液中,并以适的冷冻速率冷冻,可以获得活的冻存物。
但对于大多数有核哺乳动物细胞来说,在不加冷冻保护剂的情况下,无适冷冻速率可言,也不能获得活的冷冻物。例如将小鼠骨髓细胞悬浮在不加冷冻保护剂的*中,并以0.3~600℃/min 的冷冻速率降温冷冻,98% 以上的细胞会死亡;而加入甘油冷冻保护剂进行冷冻保存时,98% 以上的细胞都可存活。
冷冻保护剂可分为渗透性和非渗透性两类。
渗透性冷冻保护剂
渗透性冷冻保护剂可以渗透到细胞内,一般是一些小分子物质,主要包括甘油、DMSO、乙二醇、丙二醇、乙酰胺、甲醇等。其保护机制是在细胞冷冻悬液*凝固之前,渗透到细胞内,在细胞内外产生一定的摩尔浓度,降低细胞内外未结冰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从而保护细胞免受高浓度电解质的损伤,同时,细胞内水分也不会过分外渗,避免了细胞过分脱水皱缩。
甘油和DMSO并不防止细胞内结冰,在使用该类冷冻保护剂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预冷,让甘油或DMSO等成分渗透到细胞内,在细胞培养内外达到平衡以起到充分的保护作用。
目前DMSO的应用比甘油更为广泛,但要注意的是,DMSO在常温下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大,而在4℃时,其毒性作用大大减弱,且仍能以较快的速度渗透到细胞内。所以,冻存时DMSO平衡多在4℃下进行,一般需要40~60分钟。
非渗透性冷冻保护剂
非渗透性冷冻保护剂不能渗透到细胞内,一般是些大分子物质,主要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蔗糖、聚乙二醇、葡聚糖、白蛋白以及*等。其保护机制的假说很多,其中有一种可能是,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大分子物质可以优先同溶液中水分子结合,降低溶液中自由水的含量,使冰点降低,减少冰晶的形成;同时,由于其分子量大,使溶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从而减轻溶质损伤。
进口/国产    常温,避光    规格:    含量测定    *    50mg
进口/国产    常温,避光    规格:    检查用    *    50mg
进口/国产    常温,避光    规格:    含量测定    *    100mg
进口/国产    2-8℃,避光    规格:    含量测定    重酒石酸*    100mg
进口/国产    常温,避光    规格:    含量测定    *    100mg
进口/国产    常温,避光    规格:    含量测定    *       100mg
进口/国产    常温,避光    规格:    含量测定    *    100mg
进口/国产    常温,避光    规格:    检查用    *    50mg
细胞培养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