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博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社区服务中心污水处理设备>> BSD松原计生中心污水综合处理设备-松原仪表网-水处理
产地 | 国产 | 加工定制 | 是 |
---|
松原计生中心污水综合处理设备-松原仪表网
1 隔油沉淀池
兼具隔油、沉淀、调节三重作用,地下式,钢混结构,废水重力流入,加盖保温且可防止臭味散逸。双廊道式:2×(2.5 m×12.0 m×2.5 m),设计规模兼顾二期工程,于第二廊道中部设挡板隔油,挡板位置:水下0.5 m,水上0.1 m,可有效隔除鸡油。该池盖板设三处人孔,可定期清除表层浮油等杂物。廊道末端设潜水泵,将废水经格栅泵入SBR池,廊道前端下部设潜污泵,将沉淀污泥等泵入污泥浓缩池。
2 格栅
尺寸:1.0 m×1.0 m,栅隙:5 mm,用以截留大的颗粒物质,设于处理间内。
3 SBR池
尺寸为6.0 m×4.0 m×5.5 m,钢结构,有效水深为4.5 m,zui大滗水深度为1.75 m。下部进水,以便于快速混合。滗水器为虹吸式,位于进水口对侧。排泥管位于距底平面0.5 m处,穿孔管排泥。采用罗茨风机曝气,气水比为15:1。曝气头采用膜片式曝气器,服务面积为0.8m2。
4 浓缩池
直径为2.0 m,高为3.0 m,钢结构。SBR池的剩余污泥靠重力流入,隔油沉淀池的污泥用潜污泵泵入。静止沉淀后,上清液返回隔油沉淀池,浓缩后污泥重力流入附近煤场,暂掺煤烧掉,待二期工程投产后,再进行脱水处置。不另设置贮泥池。
控制柜可自动和手动控制污水泵、污泥泵、水位控制器、虹吸式滗水器、罗茨鼓风机等的启闭,并可自动或手动控制SBR系统的各个运行时段。
2 印染废水综合处理工艺流程
该公司印染废水水质具有高温、偏碱,内含化学桨料的特性,公司根据绍兴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成功经验,经过多次技改,逐步完善。采用高浓度高温印染废水与生产软水热交换处理,碱减量水洗废水水膜除尘,一般印染废水及生活污水厌氧—好氧处理工艺。其中高浓度碱减量废水采用烟道气在固化塔进行固化处理,处理后形成固化物,用于锅炉燃烧,不再有废水排放,本文不作介绍。印染废水综合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3 综合处理技术
3.1 热回收技术
现代染色、预缩设备一般都是高温高压,*次废水排放温度达到近100℃,水量适中,具有相对高的热能,而印染设备所用软水一般都需要耗用蒸汽间接或直接加热到一定的工艺温度。故利用排放高温热废水通过换热器后,提高车间需用软化水的温度,为此,系统设置了1只4mm厚不锈钢不可拆式罗旋板式热交换器,热交换面积为20m2。运行结果表明,印染车间日排放高温热废水307m3,平均水温75℃,可将日需256m3的常温(18℃)软化水加热到60℃,供给车间使用。热回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全自动控制。
3.2 水膜除尘技术
高浓度碱减量废水固化处理后,尚有相当量(60~80m3/d)的碱减量水洗废水,水质pH值为13.5,使其通过锅炉烟道气水膜除尘器,该除尘器为双筒式花岗岩材料制成,高4 .8m,外筒外形直径2.5m,内筒外形直径1.3m,烟道气以20.8m/s的流速切线进入除尘器外筒,自上而下与下雨式水洗废水接触进入内筒水封再向上进入烟道,水洗废水pH值下降到 7.5,废水经沉灰池后,上清液可循环使用,无需加药剂,减少了废水量,而且烟道气中的SO2和烟尘浓度可分别去除40%~60%以上。
3.3 厌氧
好氧处理一般印染废水技术该公司的一般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能力为2000m3/d,主要处理设施为厌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等。
3.3.1 厌氧池
由于印染废水可降解性较差,但通过厌氧预处理后,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其原理是高分子染料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子链被破坏断裂,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厌氧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进水方式为推流式,填料采用软性填料,厌氧池有效容积为2160m3,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d,进水平均CODCr浓度为795mg/L,CODCr去除率5%~10%,运行稳定,运转费用低,操作方便。
3.3.2 好氧池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运行稳定可靠,耐冲击负荷,便于管理,无污泥膨胀现象,污泥不用回流,好氧池内与厌氧池内填料相同,好氧池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有效容积为2160m3,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d,气水比为30∶1,CODCr去除率为55%,供氧设备采用 D60-82多级离心式风机,部分风量送入集水池进行预曝。
3.3.3 沉淀池
由于接触氧化池出水夹带大量脱落的生物膜,影响出水水质,因此需在好氧池后设沉淀池,沉淀后的清液排入城市截污管网,污泥泵入厌氧池内消化,沉淀池不加药剂,形成了良性循环,一次沉淀池有效容积为550m3,二次沉淀池有效容积450m3,废水在沉淀池中的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0.5d,填料为斜管蜂窝状塑料体。
3.4 污水处理监测结果
该工程于1996年破土动工,1996年6月投入试运行,1998年期间水质自测结果见表3。1999 年绍兴市环保监测站验收监测结果见表4。从水膜除尘至二次沉淀池出口CODCr平均去除率为85% 。
松原计生中心污水综合处理设备-松原仪表网
(二)污水排放
水量及排放规律
根据业主的要求,参考对国内众单位多年积累的设计资料和在食品污水处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考虑到雨水倒灌和生产高峰情况,该社区污水处理量按2m3/H设计。
该污水处理站设备运行采用全自动兼人职守操作,每天工作24小时,年生产按365天计。
位于山西平定县一农村社区,该食品企业处理的生产废水所含COD、SS、BOD5均较高。废水间歇排放,排放量为20m3/d左右,日均水质波动较大。且该生产废水中含有多种高指标的有机污染物,但污水的B/C为0.5,可生化性能较好,因此采用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MBR膜工艺处理为主体工艺,消毒处理为辅助处理。该组合处理工艺对此类生产废水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单、剩余污泥产量少,且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经过处理的废水zui终出水水质要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其原始废水水质情况及排放标准要求
二、本方案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企业提供的水质、水量及相关情况;
3、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47;
5、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设计规范。
(二)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的各种法规,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积极稳妥地采用*可靠的处理技术,为节省建设资金和合理利用资金创造条件。
4、贯彻经济性和可靠性并重的设计原则,在zui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的同时,合理的兼顾运行操作条件和管理维护条件。
5、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可观条件,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采用*适用的工艺技术,使工程各项指标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6、经废水处理工程处理后出水水质,应能满足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有关标准。
7、废水处理规模应留有一定余地,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布局紧凑,尽量少占土地,实行科学管理。
8、选用的工艺流程处理效果好,技术*成熟稳妥可靠,适应性强,经济合理,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力求简单实用,以方便管理操作;
9、尽量降低一次性投入,力求运行成本降低,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10、创建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努力创建现代化花园式污水处理工程。
(三)编制范围
1、本方案只涉及废水处理站内的设计和施工概算;
2、消防设计、冬季保暖及废水处理站外的管网设计、供电系统设计和概算由企业自行安排。
三、排放废水特点概述
该食品企业的生产废水排放属中等偏低浓度的有机废水,主要含有有机污染物质,不含有毒物质,废水的BOD5/CODcr为0.6左右,可生化性好,易于生化处理。在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等溶解性有机物质,小颗粒淀粉、纤维等不溶性细小颗粒有机物及泥砂等无机物。为了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保护后续处理设施,应在输送、清洗排放的废水预处理处理设施的后端安装气浮设备,以截留原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去除废水中沉淀物。
该企业废水属高浓度可生化有机废水,故可采用生化处理方法。由于原水的BOD较高,要求达到的处理效果也较高,拟采用厌氧一好氧的处理路线。废水中难降解的COD经厌氧处理后转化为较易降解的COD,高分子有机物转化为低分子有机物,好氧生物处理法工艺成熟、稳定性好、出水水质较好。因此,采用厌氧一好氧的处理路线较合理。
松原计生中心污水综合处理设备-松原仪表网
1.4其它的脱色处理技术
除吸附、氧化和混凝脱色外,国内外对离子交换脱色、超滤膜脱色及生物脱色技术也进行厂一定的研究。其中,对常规方法难以脱色的水溶性染料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处理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其研究集中在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交换脱色纤维的开发研制两个方面。
对于微溶性染料和分子量较大的染料组份可以采用超滤或反渗透技术进行脱色处理,但考虑到经济可行性,目前超滤技术多用于高浓度染料及染色废水处理,尤其是对不溶性染料的回收利用。
由于印染废水中染料组分的可生化性差,常规生化法在脱色方面一直不能令人满意。目前的解决方法除采取预处理改善废水可生化性外,主要是筛选优良脱色菌和强化生物处理过程。就其总体而言,生物脱色尚无突破性进展,还必须与其它处理方法结合使用。
2 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各种脱色方法从经济性、技术性、对环境影响和实用性考虑都有一定的缺陷。吸附脱色具有只吸附染料,但不破坏其结构的特点,但日前使用的吸附剂往往存在吸附量不够,或再生不容易的缺点。高级氧化法脱色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但其昂贵的价格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一些传统的氧化方法如NaClO、H2O2、臭氧和紫外氧化等证明对废水脱色并不有效,采用强化物理化学与酶催化降解的方法可能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