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使用指南>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多级泵装配时转子组件的对中方法

来源:上海浪登泵业有限公司   2013年09月02日 09:48  

来源:   作者:多级泵

装配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检查叶轮出口中心和导翼(导流器)进口中心是否一致,即各个叶轮出口中心必须对准导翼进口中心。调整“中心一致”不但保证泵的正常效率,而且可避免转不动,或叶轮前后碰磨等危害。
  “中心一致”主要是由平衡盘所出的位置来决定的,泵在运转过程中平衡盘前后移动,直接影响叶轮出口和导翼进口的中心一致,由于平衡盘工作时,是在与平衡环保持很小的间隙(通常是0.1-0.25毫米)范围内窜动,自动地平衡轴向力。因此,检查调整“中心一致”可在平衡盘紧靠平衡环的情况下进行。
  "中心一致"的条件是:锁紧转子的锁紧螺母,拧紧泵体上的拉紧螺栓,是平衡盘紧靠平衡环时,叶轮的出口中心与导叶进口中心对正。运转时,由于平衡盘与平衡环的间隙仅0.1毫米左右,故也可以认为是对中的。对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种
  1、将装好吸入端轴套和键的轴穿进吸入壳。
  2、装进*级叶轮和叶轮挡套,并使叶轮紧靠前轴套。然后移动泵轴,使*级叶轮出口中心与*级导翼进口中心一致。此时在泵轴前端相对填料压盖端面的轴上作一个记号,便于zui后检查叶轮与导翼的对中情况。应当注意,调整*级叶轮出口中心与导翼对中时,叶轮应紧靠前轴套。此时叶轮不能靠紧吸入壳。
  3、在中段上铺上一层青壳纸垫后,装上中段和第二级叶轮。然后,依次装上叶轮挡套、中段、第三级叶轮……,以至泵壳,装上泵体螺栓和螺帽,将螺帽拧紧。
  4、装上平衡盘,用轴套和轴套锁紧螺母将平衡盘锁紧。
  将平衡盘紧贴平衡环,检查泵轴前端的记号,如果记号位置没变,说明*级叶轮出口中心与*级导叶进口中心对中了。由于叶轮间距与导叶间距在装配前已测量并调整使其相等,所以各级叶轮分别与对应导叶都对中了。如果记号位置改变,说明平衡盘轮毂与末级叶轮轮毂之间的垫片厚度不合适,只要调整该垫片的厚度便可解决问题。
  第二种
  用检查转子轴向窜动量的方法来检查和调整。在叶轮出口与导翼进口中心一致的情况下,叶轮两侧均有适当间隙。在装平衡盘以前叶轮两侧所能活动的范围,称为转子的轴向窜动量。装上平衡盘之后,在平衡盘紧贴平衡环的情况下,转子不可能在向吸入方向窜动,而只能往排出方向窜动。因此,装上平衡盘之后检查转子轴向窜动量,若等于规定值,说明对中良好;若小于规定值,说明叶轮偏向排出端;若大于规定值,说明叶轮偏向吸入端。
  第三种
  1、将装好吸入端轴套和键的轴穿进吸入壳。
  2、装进*级叶轮和叶轮挡套,并使叶轮紧靠前轴套。
  3、在中段上铺上一层青壳纸垫后,装上中段和第二级叶轮。然后,依次装上叶轮挡套、中段、第三级叶轮……,以至泵壳,装上泵体螺栓和螺帽,将螺帽对称地拧紧。装上特制的长度大于平衡盘轮毂长度与总窜量之和的挡套,装上轴套,并用锁紧螺母锁紧。
  4、推动转子使之移向前,而后以前填料压盖端面为基准,在泵轴上作一记号,再拉动转子使之移向后,再在基准处的轴上作一记号,测量总窜量。
  5、拆下挡套后,装上平衡盘,并锁紧。使平衡盘紧贴平衡环,在轴上作一记号。然后向后拉转子到端点,再向轴上作一记号。测量两记号间距,若等于总窜量的一半,则叶轮出口中心与导叶进口中心一致。否则,需调整平衡盘轮毂与末级叶轮轮毂之间的垫片的厚度来满足。
  对于两端是滚珠轴承的多级泵,由于轴承内圈固定在轴上,而外圈支承在轴承架上,整个转子的轴向窜动靠轴承外圈在轴承座中滑动。因此:
  1、拆卸轴上无定位肩的多级泵时,前轴套的位置一定要作上记号,便于恢复原装配。
  2、轴承压盖的凸台与滚动轴承的外座圈沿轴向要留有窜动间隙。

装配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检查叶轮出口中心和导翼(导流器)进口中心是否一致,即各个叶轮出口中心必须对准导翼进口中心。调整“中心一致”不但保证泵的正常效率,而且可避免转不动,或叶轮前后碰磨等危害。
  “中心一致”主要是由平衡盘所出的位置来决定的,泵在运转过程中平衡盘前后移动,直接影响叶轮出口和导翼进口的中心一致,由于平衡盘工作时,是在与平衡环保持很小的间隙(通常是0.1-0.25毫米)范围内窜动,自动地平衡轴向力。因此,检查调整“中心一致”可在平衡盘紧靠平衡环的情况下进行。
  "中心一致"的条件是:锁紧转子的锁紧螺母,拧紧泵体上的拉紧螺栓,是平衡盘紧靠平衡环时,叶轮的出口中心与导叶进口中心对正。运转时,由于平衡盘与平衡环的间隙仅0.1毫米左右,故也可以认为是对中的。对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种
  1、将装好吸入端轴套和键的轴穿进吸入壳。
  2、装进*级叶轮和叶轮挡套,并使叶轮紧靠前轴套。然后移动泵轴,使*级叶轮出口中心与*级导翼进口中心一致。此时在泵轴前端相对填料压盖端面的轴上作一个记号,便于zui后检查叶轮与导翼的对中情况。应当注意,调整*级叶轮出口中心与导翼对中时,叶轮应紧靠前轴套。此时叶轮不能靠紧吸入壳。
  3、在中段上铺上一层青壳纸垫后,装上中段和第二级叶轮。然后,依次装上叶轮挡套、中段、第三级叶轮……,以至泵壳,装上泵体螺栓和螺帽,将螺帽拧紧。
  4、装上平衡盘,用轴套和轴套锁紧螺母将平衡盘锁紧。
  将平衡盘紧贴平衡环,检查泵轴前端的记号,如果记号位置没变,说明*级叶轮出口中心与*级导叶进口中心对中了。由于叶轮间距与导叶间距在装配前已测量并调整使其相等,所以各级叶轮分别与对应导叶都对中了。如果记号位置改变,说明平衡盘轮毂与末级叶轮轮毂之间的垫片厚度不合适,只要调整该垫片的厚度便可解决问题。
  第二种
  用检查转子轴向窜动量的方法来检查和调整。在叶轮出口与导翼进口中心一致的情况下,叶轮两侧均有适当间隙。在装平衡盘以前叶轮两侧所能活动的范围,称为转子的轴向窜动量。装上平衡盘之后,在平衡盘紧贴平衡环的情况下,转子不可能在向吸入方向窜动,而只能往排出方向窜动。因此,装上平衡盘之后检查转子轴向窜动量,若等于规定值,说明对中良好;若小于规定值,说明叶轮偏向排出端;若大于规定值,说明叶轮偏向吸入端。
  第三种
  1、将装好吸入端轴套和键的轴穿进吸入壳。
  2、装进*级叶轮和叶轮挡套,并使叶轮紧靠前轴套。
  3、在中段上铺上一层青壳纸垫后,装上中段和第二级叶轮。然后,依次装上叶轮挡套、中段、第三级叶轮……,以至泵壳,装上泵体螺栓和螺帽,将螺帽对称地拧紧。装上特制的长度大于平衡盘轮毂长度与总窜量之和的挡套,装上轴套,并用锁紧螺母锁紧。
  4、推动转子使之移向前,而后以前填料压盖端面为基准,在泵轴上作一记号,再拉动转子使之移向后,再在基准处的轴上作一记号,测量总窜量。
  5、拆下挡套后,装上平衡盘,并锁紧。使平衡盘紧贴平衡环,在轴上作一记号。然后向后拉转子到端点,再向轴上作一记号。测量两记号间距,若等于总窜量的一半,则叶轮出口中心与导叶进口中心一致。否则,需调整平衡盘轮毂与末级叶轮轮毂之间的垫片的厚度来满足。
  对于两端是滚珠轴承的多级泵,由于轴承内圈固定在轴上,而外圈支承在轴承架上,整个转子的轴向窜动靠轴承外圈在轴承座中滑动。因此:
  1、拆卸轴上无定位肩的多级泵时,前轴套的位置一定要作上记号,便于恢复原装配。
  2、轴承压盖的凸台与滚动轴承的外座圈沿轴向要留有窜动间隙。

信息来源:http:///xw/duojibeng/783.html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267989561

加盟热线: 15267989561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75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