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行业论文>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传感器将颠覆未来世界 孕育百亿产业市场

来源:金湖大华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2014年11月12日 08:32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被传感器覆盖的世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将会搜集地球上的各种数据,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这个世界处处可以被量化、实时可以被感知。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再次被改变,就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样再次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变。也许,未来每一个移动传感器背后都是一个数以百亿的产业。

2009年时,雄心勃勃的惠普曾经做了这样一个项目地球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fortheEarth,CeNSE),想要给地球做一个全面的体检系统。这样雄心勃勃的愿景背后,就是一个十亿级传感器的梦想。

智能硬件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就受益于智能手机带来的传感器廉价普及的红利。Nest热卖背后是温湿度、红外传感器的廉价,Jawbone、Misfit兴起背后是重力传感器的普及,受资本青睐的无人机也是在陀螺仪、电子罗盘、GPS传感器成熟后崛起的。每一种传感器的背后,都有可能是一个新的行业、新的机会。

前几天做《手环、插座之后,小米要洗牌的下一个市场是什么?》报道时,知情人士就提到了传感器就是影响空气净化器的关键之一。准确的数据,才是智能的基础。不过,现在大多数的空气监测器和空气净化器,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都是夏普或神荣的粉尘传感器,只能提供区间数值颗粒物浓度,再通过算法来估算PM2.5的数值。这样的智能怎么看都觉得“不科学”。zui近有做空气净化器的创业者推荐了攀藤科技,他们就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也和攀藤科技的创始人周志斌聊了下。

攀藤告诉36氪,目前市场上工业级别的采用激光粒子计数工作原理的PM2.5传感器中,他们是*能兼顾准确性、一致性、量产的厂商。这方面的优势主要是通过硬件与软件算法结合实现的。(因为涉及到商业机密,攀藤表示暂时没有办法公布更详细的原理)。除了测PM2.5的传感器,攀藤还会量产推出甲醛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

那像攀藤这样的PM2.5传感器又会怎样改变这个行业呢?现在空气监测类和净化类的产品售价差别还挺大,以监测类产品为例,这其中的差别往往就在传感器。墨迹的空气果之所以卖到999元,其中的PM2.5传感器价格的对外报价是400多元;海尔的甲醛测试仪售价599元,使用的甲醛传感器报价也要200多;大部分空气净化类产品使用的都是夏普的粉尘传感器,很难测出具体的数值,所谓的智能也就多多少少有些“伪智能”的味道了。

跟一个做半导体产业链投资的朋友聊天,他也谈了下自己的看法。像攀藤这样的模块厂商,优势往往会建立在销售和技术的支持能力上,而对于一家做ToB的公司,这个能力还不足以形成长期的优势。另外,模块厂商算不上附加值很高的环节,毛利还比较有限。攀藤告诉36氪,不少国内做空气类智能产品的厂商已经下了订单或者正在测试攀藤的传感器,接下来攀藤很有可能能积累大量的环境数据,或者用来做数据的挖掘或者开发成API接口对外开放。不过,有一点我还挺有疑问的,那就是占据了模块资源的优势,攀藤也有在考虑做ToC的市场,反而有可能弱化他们在ToB市场的优势。

PM2.5传感器只是传感器世界里的沧海一粟,带给行业的肯定也不仅仅是空气监测类产品的价格下调、产品普及。以国内为例,雾霾天气严重,PM2.5威胁人体健康,虽是不争的事实,但大部分普通人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个原因就是意识不到这其中的严重性。当怵目惊心的数字可以呈现在用户眼前时,带来的震撼和关注肯定是巨大的。此前有报道称,芝加哥市将在今年夏天实验性部署约50个“路灯传感器”,用于采集公共部门所需的多种数据,空气类传感器只是打开了“智慧城市”中的一个小窗口,而像CeNSE这样的项目则是智慧地球的必经之路。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被传感器覆盖的世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将会搜集地球上的各种数据,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这个世界处处可以被量化、实时可以被感知。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再次被改变,就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样再次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变。也许,未来每一个移动传感器背后都是一个数以百亿的产业。

那传感器的机会在哪里?我觉得传感器zui重要的载体也许不仅仅是这些智能硬件,性价比已经拼到高原期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端设备则很有可能借助于传感器重新焕发生机。移动终端上每增加一个传感器,都很有可能孕育出一个全新的大市场。

金湖大华自动化仪表公司期待与您的合作,共同携手创造辉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267989561

加盟热线: 15267989561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75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