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属百合科植物。《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之药。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有玉竹,地节诸名”。
玉竹性味甘、平,无毒。多脂,柔润可食,长于养阴,主要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伤脾胃,主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温热病后期,或因高烧耗伤津液而出现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有滋养镇静神经和强心的作用。适用于心悸、心绞痛。
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玉竹还有降血糖作用,还有润泽皮肤,消散皮肤慢性炎症和治疗跌伤扭伤的功效。
玉竹含生物硷,强心甙 (为铃兰甙 、铃兰苦甙等),粘液质,经水解后产生果糖、葡萄糖及阿拉产品胶糖。此外还含有白屈菜酸,菠酸,维生素A类物质,并有显著的生物硷反应。
玉竹的铃兰甙有强心作用,小剂量可使心搏增速和加强,大剂量则相反。
玉竹功效:主治时疾赛热,内补不足,止消渴,润心肺。
《神农本草经》中说玉竹有润泽肌肤、轻身不老之功效,可治少女肤色枯萎病。现代研究表明,玉竹含有黏液质及维生素A类物质等,具有抗衰老、润肌肤,使之 细腻嫩滑之功效。
【功效】美白、养阴,润燥,润泽肌肤,抗衰老
【健康小贴士】
1、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
2、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3、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沙参三钱,麦门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炒香)。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温病条辨》益胃汤)
4、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萎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禳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萎蕤汤)
5、治男妇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五钱,丹参二钱五分。 不用引,水煎服。 (《滇南本草》)
6、治赤眼涩痛:萎蕤、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 (《卫生家宝方》)
7、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两。为粗末,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入薄荷二叶,生姜一片,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甘露汤)
8、治虚咳:玉竹五钱至一两。 与猪肉同煮服。(《湖南药物志》)
9、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冲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于饭前服,可治小便不畅,小便疼痛。
10、玉竹、党参、丹参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心悸,口干,气短,胸痛或心绞痛。
11、玉竹、北沙参各15克,麦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贝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治久咳,痰少,咽干,乏力等症。
12、玉竹、北沙参、石斛、麦冬各15克,乌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代茶饮用,可治热病伤阴,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干思饮,大便干燥。
13、玉竹20~50克,猪瘦肉250克,同煮汤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气虚乏力等症。
14、玉竹、首乌、黄精、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治贫血萎黄,气阴两伤,病后体弱等症。
【饮食宜忌】一般人都能食用,每次15克。可加蜂蜜调味。胃有痰湿气滞者忌服。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267989561
加盟热线: 15267989561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