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的空调系统早已是大多数汽车和货车的标准配置。空调装置每年损耗的8%的含氢碳氟化合物(HFC)都直接进入大气层。传统的制冷剂(R134a)更具有很高的“温室效应”。本文介绍了
二氧化碳气体探测仪基于红外测量原理,供大家参考。
普通的空调系统早已是大多数汽车和货车的标准配置。空调装置每年损耗的8%的含氢碳氟化合物(HFC)都直接进入大气层。传统的制冷剂(R134a)更具有很高的“温室效应”。京都议定书的一个焦点就是限制范围内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许多企业开发使用二氧化碳(R744)为制冷剂来代替HFC的空调系统。
新的车载二氧化碳空调系统需要灌充大约500克的二氧化碳。一辆典型的中型轿车的内部座舱大约有3m2,然而一个小小的系统泄漏就能导致短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10%。因此,一个可靠的故障自动保险装置在二氧化碳泄漏中就能警示乘客并触发车辆的自动换气系统。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和湿度是衡量空气质量和换气频率的主要指标。车内的乘客人数和保证空气质量的过滤装置也能影响换气频率。这种自动调控的空气换气系统通过减少加热与冷却车内气体的气体量为能源节省提供了额外的机会。
泰科电子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见图1)基于红外测量原理:利用气体在波长为2mm~14mm区域有*的红外吸收特性来实现的。每种气体在这一*的波长区域内都有其*的频谱特性。所以,红外气体感应仪是极其的,且有极快的反应速度。红外
气体传感器由于不需要和环境直接接触而被认为比化学气体传感器更为可靠。薄膜干涉过滤装置能使探测器选择性的监测只有被有关气体特别影响的部分红外光谱。结果这部分气体在红外光源和探测器之间传播,吸收频谱发生改变,使探测装置输出相关的气体浓度。该款传感器的zui大能耗小于200mW,分辨率为200ppm,反应时间小于10s,重量低于200g。
(本文转自电子工程世界:http://.cn/Test_and_measurement/2012/0907/article_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