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准测量原理。
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目的:确定两点的高差。
仪器:电子水平仪。
原理:用电子水平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观察两点之间竖立的水准尺,通过一个点(M点)的高程计算另一个点(N点)的高程。
2.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1)高差法:在M.N两点之间放置电子水平仪,在M.N两点分别竖立水准尺,通过水准移动的水平视线分别读取M.N点上的读数a.b,然后两点的高差为。
A:后视读数(后视观察读数);b:前视读数(前视观察读数)。M:后视点N:前视点。
(2)视线高法(单站多测法)
一次放置仪器可以计算多个点高程的方法。先计算电子水平仪的视线高程,再计算每个点的高程:
Bj是第j前视点的读数,Hj是第j前视点的高程。这种方法常用于路线纵断面测量。
3.连续水准测量(路线水准测量)
应用前提:两个待测点之间距离较远,高差较大,或中间有障碍。
方法:增加几个临时立尺点(称为转点ZD),根据此确定相邻两个点的高差,取每个高差的代数,即得到两个高差。
M.N两点高差为。
4.观察方法提高精度。
中间法观察:各测站前后视线长度大致相等。
二.电子水平仪
1.电子水平仪:提供水平视线(平行大地水准面)的设备。
2.电子水平仪类型:
(1)微倾式电子水平仪。
(2)自动安平电子水平仪。
(3)电子水准仪。
3.电子水平仪(国产仪器)的表示方法
DSN:D代表地球测量S代表水平仪器,N代表数字代表仪器精度。值越小,仪器精度越高。比如DS0.5,意味着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误差小于或等于0.5毫米。
4.常用电子水平仪的等级划分及主要用途。
5.电子水平仪的主要结构。
主要有三个部分:
(1)望远镜(2)水准器(3)基座。
其中,望远镜是主要的组成部分。ILDNAK-0X型电子水平仪下图。
6.望远镜的组成及其成像原理。
望远镜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物镜、目镜、光凹透镜和十字丝。
成像原理:目标通过物镜和光凹透镜的作用导致镜筒内倒置。通过调整光凹透镜,可以在十字丝平面上清晰地形成图像。
(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作用:放大,人眼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目标的小实像和十字丝一起放大的虚像。
十字丝的功能:提供照明目标的标准。中心交点和物镜光心之间的连接称为视轴,即视线。玻璃上的上下短丝称为视距丝。水平测量是在视线水平时,用中间水平丝截取水平尺读数。
视轴:十字丝中心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接(电子水平仪四轴之一)
竖轴:望远镜底部与底座连接的轴的中心线。(四轴之一的水准仪器)
7.水准器
(1)水准器的使用:
测量视线是否水平,垂直轴是否垂直。
(2)水准器类型:水准箱和水准管。
水准箱用于粗调整平,水准管用于精密整平。
(3)水准箱轴线:
水准箱顶面中心球面法线(水准箱零点)(水准箱四大轴线之一)。
(4)水准管轴线:
与顶面圆弧内壁相切的直线(电子水平仪四个主轴之一)。
(5)水准器的灵敏度:
以划分值表示,即当气泡移动2mm时,水准箱(管)轴相应倾斜的角度。
8.水准尺
用途:目标点观察用于水准测量。
类型:塔尺和板尺两种。塔尺是可伸缩的,塔尺一般长3米,由三段组成。板尺一般为2米。
刻度和标注水准尺:
精度比较:板尺精度高于塔尺。
用途:板尺一般用于三等水准测量,塔尺用于等外水准测量。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应识别尺子划线与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为正数、倒数、尺底值。对于塔尺,当使用两个以上部分时,应注意两个部分的接口位置是否对齐。弹簧是否卡住。
三、电子水平仪的使用方法。
注意:如何区分和消除视差?
用脚螺旋整平仪器。
视差存在的根本原因:目标图像和十字丝分割不重合!
水准尺读数法:
四、实施水准测量。
1.水准点及其选择。
水准测量必须有已知的水准点(即高程已知的点,用BM表示,如BM0.BM1等)
水准点选择:结合测量区域内水准点的分布情况。测量点的分布和地形条件。选择路线形式。
水准点类型:性和临时性。
水准点制成:按性和临时性水准点制成。
1.水准点及其选择。
水准测量必须有已知的水准点(即高程已知的点,用BM表示,如BM0.BM1等)
水准点选择:结合测量区域内水准点的分布情况。测量点的分布和地形条件。选择路线形式。
水准点类型:性和临时性。
水准点制成:按性和临时性水准点制成。
1.水准点及其选择。
水准测量必须有已知的水准点(即高程已知的点,用BM表示,如BM0.BM1等)
水准点选择:结合测量区域内水准点的分布情况。测量点的分布和地形条件。选择路线形式。
水准点类型:性和临时性。
水准点制成:按性和临时性水准点制成。
2.水准路线布置。
附水准路线。
(3)分支水平路线:从一个水平点开始,沿线的每个测量点都需要固定。线路不会关闭到原来的已知点,也不会附加到另一个已知点。相反,通过往返观察来检查观察差异。理论上,往返高差应为值相等,符号相反。
(4)结点水准网:由几条单水准线相互连接而成的图形。可分为附加水准网和独立水准网。
3.测量水准。
(1)观察和记录:采用连续水准路线测量法进行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取决于通视条件。读数清晰度和视线在尺子范围内,一般为50~100米。注意:需要测量的点必须观察。记录每个测试站的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注:记录方法。
(2)测量结果结果。
1)计算校核: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有错误:高差计算结果,公式是否正确等。
2)测站校核:对每一站的观察和记录及时进行现场校核。校核方法有:变换仪器高度法、双面尺法或双仪法;
3)路线校核:根据闭合差的计算,与规定的允许误差进行比较,判断观测精度是否合格。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