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技术交流>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无损检测仪器与计量器具

来源:深圳市泰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02日 21:23  
我国的一些无损检测仪器还存在质量问题 , 如国内用户面*广的便携式工业 X 射线探伤
仪 , 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低于日本理学机 , 用户宁愿以高 25 倍的价格去购理学机 。所以现在对无损检测器材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

(1) 随着计量突破传统物理量的范畴 , 声学计量、电离辐射计量早已各作为一大计量出现。把无损检测仪器划在力学这个栏目不恰当。这使它在分类与管理上产生混乱 , 是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

(2) 无损检测技术涉及面广 , 且造成的后果可能危害性* , 建议把无损检测技术纳入特种工艺管理范畴 , 使用的器材作为计量器具归类加以管理。

(3) 对购置的设备及零配件必须有三证 , 即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和计量部门鉴发的证书。

当然 , 由于无损检测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 有的器材还在研制发展中 , 对它们的检定还不是很成熟。如目前还没有对内窥镜使用中的质量控制制订通用的标准 , 对内窥镜进行强检的条件更不具备 。

这类问题应按批准的五条计量立法原则和计量法中相关规定作相应处理。

总而言之 , 对无损检测仪器的管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要真正解决好 , 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267989561

加盟热线: 15267989561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75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