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技术交流>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轮廓法与区域法对比

来源:深圳市泰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02日 22:01  

轮廓法与区域法对比

由于通过机械式触针追踪表面进行直接测量,轮廓法的测量数据具有可靠性。在可预见的将来,轮廓法可能仍是经常使用的测量技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触针可能会损坏被测表面,因此不适用于软质材料。另外,由于测量表面根据单一截面的纹理信息进行评估,数据未必能够体现出整个表面区域的不规则特征。与此相比,大多数非接触式三维测量仪器均可在不损坏测量表面的情况下对软质材料进行测量。并且三维数据采集能够测量大尺寸区域的表面特征,用户能够获得使用轮廓法无法测量的平行沟槽和划痕方向信息。区域法能够提供的信息非常丰富,并可建立表面功能要求(如耐磨性、固体间粘附性和润滑剂保持能力)与表面参数之间的关联。

 

轮廓法(线粗糙度测量)

从传统上讲,表面结构参数是根据轮廓曲线(由曲面交点确定的曲线)确定的。这种测量方法的正式名称为轮廓法,也被称为线粗糙度测量。表面轮廓通常使用触针式测量仪器进行测量。ISO和其他一些国际标准均适用于这种测量方法。

 

区域法(面粗糙度测量)

时至今日,表面结构参数越来越多地通过包含丰富区域信息的三维表面结构数据获得,而不再使用测量二维轮廓曲线的轮廓法。这种测量方法被称为区域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区域法需要使用基于光学观测的非接触式测量仪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267989561

加盟热线: 15267989561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75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