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ATP荧光快速检测仪是一种用于细菌检测的设备,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体系”快速检测样品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其通过特制的ATP拭子采集样品表面,拭子中的裂解试剂能够破坏细胞膜,释放出其中的ATP。释放的ATP与试剂中的荧光素酶发生反应,产生光信号。仪器通过荧光照度计测量光的强度,由于光的强度与样品中ATP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间接反映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使用手持ATP荧光快速检测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检测前准备
仪器检查
确保仪器外观无损坏,特别是检测器和显示屏部分。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若电量不足应及时更换电池或充电。
查看仪器的校准状态,部分仪器需要定期校准,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校准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准备
根据检测对象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对于食品表面,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的棉签擦拭;对于物体表面,可使用特定的取样器刮取或采集;对于水质,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过滤装置收集微生物。
确保取样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每个样品使用新的取样工具或对工具进行充分消毒。
二、检测过程
取样操作
手持ATP荧光快速检测仪的取样量要合适,一般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例如,对于食品表面擦拭取样,擦拭面积和力度应相对标准,以保证能收集到足够的微生物细胞供检测。
取样后尽快将样品放入检测仪的检测槽中,避免样品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防止微生物数量发生变化。
检测环境
避免在强光直射下进行检测,因为过强的光线可能会干扰荧光信号的检测。应在室内光线柔和或者使用仪器自带的遮光罩进行操作。
保持检测环境的清洁,避免灰尘过多影响检测结果。如果在灰尘较多的环境检测,可能会导致背景荧光值偏高。
三、检测后维护
数据记录与处理
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包括样品编号、检测时间、检测位置等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卫生状况评估非常重要。
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解读检测结果,不同型号的检测仪可能有不同的结果表示方式,如RLU(相对光单位)数值范围对应的卫生状况等级。
仪器清洁与保养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仪器的检测槽和取样器。对于检测槽内的残留样品,可以使用无菌拭子或专用清洁剂轻轻擦拭干净。
定期对仪器进行全面维护,如检查光学系统、清洁内部部件等。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厂家建议,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试剂保存
如果检测仪需要使用试剂,按照说明书要求妥善保存试剂。一般试剂需要在冷藏、避光的条件下保存,并且注意保质期,过期试剂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