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对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问题(高温蒸汽灼伤,灭菌锅排气造成实验室污染,灭菌锅内长期使用硬度较大的水影响感温探头敏感度,操作时过度依赖自动化装置导致放松警惕等)进行阐述,并提出防范对策,为相关实验提供借鉴。
1、高温蒸汽灼伤
1.1、放气阀放气灼伤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工作原理是通过水在密闭容器内不断加热煮沸,使容器内蒸汽压逐渐上升产生高压进而达到水蒸汽的高温,一般在121℃左右的温度(压强为98kPa)下实现灭菌。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后,自然冷却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的灭菌锅锅盖上方都有置顶式放气阀和安全阀。部分实验者为快速取出灭菌物品,常采用放气阀放气以实现对灭菌锅内减压,因此时灭菌锅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致使在用放气阀放气时,高温热蒸汽会通过放气阀在水平方向上快速喷出。若实验者处于不合适的位置、距离或不当操作,常常对实验者面部或脖颈部等部位造成灼伤。
1.2、灭菌锅锅盖打开时热蒸汽灼伤自动或半自动灭菌锅多采用平行位移式锅盖,灭菌锅锅盖打开时,虽锅内外压强差值为零,但锅内外温度差值仍较大。因此,在开启过程中,热蒸汽仍存在对使用者造成灼伤的危险。
防范对策:若需放气减压,放气阀开放需自小到大缓慢放气,不宜一下子开到。灭菌完成后,待灭菌锅内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启灭菌锅锅盖。
2、高压灭菌锅排气带来的实验室污染
2.1、排冷空气带来的潜在威胁为使灭菌锅内在一定压强时达到对应的所需灭菌温度,灭菌锅内均要先排除原有的空气。但是,如果待灭菌对象是致病微生物,在没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之前,锅内已具有一定的压强,部分待灭的活菌会在灭菌锅中随循环的、温度尚不至其死亡的空气排出到灭菌锅外,有污染实验室、威胁实验者的潜在风险。
防范对策:新购置设备时,可以优先选用不外排水蒸汽,或者能将需外排水蒸汽重新冷凝成水进而被继续加热的灭菌器型号。
2.2、某些灭菌锅下置式排气管排气带来的潜在威胁下置式排气管排出的水蒸汽,会增大实验室的空气湿度,进而为一些微生物在实验室繁殖创造条件。
防范对策:将排气管引导到锅外盛低温水的容器中,避免以水蒸汽的形式直接进入空间,定期对上述容器及其中的水灭菌。
3、高压灭菌锅内添加水的水质情况带来的潜在威胁
灭菌锅内应该添加蒸馏水,若添加自来水或硬度较大的水,灭菌锅的加热圈会积累水垢,锅内感温探头也会有水垢积累,影响水温的正确显示。另外,上述将下置式排气管引到盛自来水的容器中的做法,需要在排气完毕后及时取出排气管;否则,在灭菌锅中水温没降低到一定温度就盖上灭菌锅盖,锅内会形成密闭环境,在锅内空气逐渐冷却时,因锅内压强低于大气压而造成盛水容器中的水通过排气管倒吸进入灭菌锅。若长期如此,锅内排气管中会有水垢积存,最后造成排气管道不畅甚至堵塞,进而影响排气,造成锅内压强升高异常,有潜在威胁。
防范对策:在灭菌锅内添加蒸馏水,排气完毕后及时取出排气管。
4、高压灭菌锅锅体高温灼伤
灭菌时,灭菌锅锅体金属外壳有较高的温度,使用者有被灼伤危险。
防范对策:于合适的位置贴上醒目的高温警示标志,以防灼伤。
5、触电危险
容积为30~50L灭菌锅一般使用220V/16A电源,两相插头,功率较大的如380V/75A的要使用三相插头,还要接地线,否则可能造成触电危险。
防范对策:考虑灭菌锅功率。另外,还要考虑灭菌锅和多种电器同时使用时实验室的线路负荷,避免超载负荷。
总结:高压蒸汽灭菌锅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设备,用于实验器械、试剂、辅料、培养基等材料的灭菌,也常用于带菌实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因不同的实验要求,各实验室选用的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类型和型号差异较大,学生对灭菌锅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科学防范很有必要。
注:以上关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的内容由北京宜能科创技术有限公司编辑整理,转载须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267989561
加盟热线: 15267989561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