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双向计量电表的安装需要注意以下多个方面:
一、安装位置选择
1.环境要求
应安装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安装在潮湿、有腐蚀性气体或灰尘过多的环境中。因为潮湿环境可能导致电表内部元件受潮损坏,腐蚀性气体会腐蚀电表的金属部件,而过多灰尘可能会影响电表的散热和正常运行。例如,不能将电表安装在靠近浴室、厨房等水汽或油烟较重的区域。
要远离热源和强磁场干扰源。热源可能会导致电表内部电子元件性能下降,如靠近暖气设备等。强磁场干扰源(如大型电机、变压器等)可能会影响电表的计量准确性,所以安装位置要与这些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便于观察和维护
电表安装高度要合适,一般距离地面1.8-2.2米左右,以方便读数和日常检查。这个高度范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工作人员站在地面上就能清晰地看到电表的读数和状态指示灯等信息。
安装位置要便于接线和维护操作。周围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接线、拆线等操作,同时也有利于散热。例如,不能将电表安装在狭窄的角落或者被其他设备、线缆遮挡的位置。
3.符合电力布局规划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电表应安装在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接入点的附近。这样可以准确地计量光伏系统向电网输送的电量和从电网消耗的电量。例如,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如果是并网发电,电表通常安装在光伏逆变器与电网连接的配电箱内或者附近的合适位置。
二、光伏双向计量电表电气连接注意事项
1.电线规格选择
根据光伏系统的功率和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电线。一般来说,电线的载流量要大于光伏系统的最大工作电流。例如,对于一个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如果其最大输出电流为20A左右,那么可以选择截面积为4-6平方毫米的铜芯电线。如果电线规格过小,可能会导致电线发热,甚至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如果电线规格过大,则会增加成本且不便于安装。
2.接线正确性
严格按照电表的接线图进行接线。双向计量电表一般有多个接线端子,包括电压线圈、电流线圈、零线等接线端子。要确保电源进线(电网来线)和光伏系统输出线的连接正确。通常,电网的火线(L)和零线(N)分别接入电表对应的电压线圈端子,光伏系统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入电表的电流线圈端子。如果接线错误,可能会导致电表损坏、计量不准确或者安全事故。
接线要牢固,避免虚接。虚接可能会导致接触电阻过大,产生发热现象,甚至使接线松动脱落,影响电表的正常工作。在接线完成后,可以适当摇晃电线,检查接线是否牢固。
3.接地保护
电表必须有可靠的接地保护。接地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安装时,要将电表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良好连接。接地体可以是建筑物的接地桩或者专门设置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4欧姆,以确保在发生漏电等异常情况时,电流能够及时导入大地,避免触电事故和设备损坏。
三、光伏双向计量电表安装后的检查与测试
1.外观检查
安装完成后,首先要对电表进行外观检查。查看电表的外壳是否有损坏、变形,玻璃(如果有)是否完整,铭牌是否清晰等。同时,检查接线是否整齐,电线是否有破损、裸露等情况。
2.通电测试
在确认接线正确无误后,可以进行通电测试。合上电表的电源开关(如果有),观察电表的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一般来说,电表通电后会有电源指示灯亮起,表示电表已经正常通电。然后,检查电表的显示是否正常,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电量等参数的显示是否准确。可以通过与标准仪器进行对比或者参考电表的校准证书来验证显示的准确性。
3.功能测试
对于光伏双向计量电表的特殊功能,如双向计量功能、数据存储功能、通信功能等进行测试。例如,通过模拟光伏系统向电网输电和从电网耗电的过程,检查电表是否能够准确计量双向电量。如果电表有数据存储功能,要检查其存储的数据是否完整、准确,并且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数据读取和传输。对于有通信功能的电表,要测试其与上位机的通信是否正常,能否实时传输数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