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法溶氧仪在水质监测、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精准校准则是保障其可靠运行、提供准确数据的前提。
校准前,需确保溶氧仪外观无破损,传感器探头洁净无损。准备好标准零氧溶液和饱和氧溶液,这是校准的“基准尺”。零氧溶液可通过加入特定化学试剂,消耗水中溶解氧制得;饱和氧溶液则利用曝气装置,向水中持续通入空气,直至氧气溶解达到饱和状态。
开启溶氧仪,将其探头置于零氧溶液中,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入校准零点模式。此时,仪器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对应零氧环境下的数值,将其设定为溶解氧零值基准。这一步骤犹如为测量搭建原点,任何偏差都会影响到后续量程的准确性。

接着,把探头小心转移至饱和氧溶液中,启动校准满度程序。饱和氧状态下,荧光信号强,仪器据此确定溶解氧量程上限值。在这两个关键校准点的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探头浸没,且溶液搅拌均匀,避免因局部氧浓度差异造成校准失误。
完成零点与满度校准后,还需进行中间点校验。选取已知溶解氧浓度的标准溶液,将探头放入其中,检查仪器显示读数与标准值的接近程度。若存在微小偏差,可微调仪器内部的校准参数,反复几次,直至测量值与标准值高度吻合。
日常使用中,定期校准不可忽视。由于环境因素、探头老化等影响,溶氧仪的测量精度可能逐渐下降。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简易校准,检查零点与满度是否漂移;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校准,涵盖中间点校验,确保仪器始终处于理想工作状态。
校准结束后,用蒸馏水冲洗探头,擦拭干净,妥善存放。正确校准荧光法溶氧仪,才能让其在水质溶解氧监测工作中精准发力,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守护水体生态环境与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