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批次物料不同区域含水率差异大(如极片边缘干燥、中心潮湿)。
表面出现局部烧焦或变色(温度分布不均)。
设备设计缺陷:
热风循环系统功率不足,风道存在死角。
加热元件(如红外灯管、电热丝)分布不均或部分损坏。
工艺操作问题:
物料堆叠过密,阻碍气流流通。
托盘材质导热性差(如普通不锈钢未镀层)。
环境干扰:
车间温湿度波动大,影响腔体内部热平衡。
设备升级:
增加 双循环风机 或 导流板,优化气流路径。
更换为 蜂窝状加热板,提升温度均匀性(±1℃以内)。
工艺优化:
采用 分层间隔摆放(每层间距≥10cm),使用多孔托盘(透气率≥30%)。
对厚涂层极片采用 阶梯升温法(如50℃→80℃→120℃,每阶段保温30分钟)。
监控改进:
安装 红外热成像仪,实时监测腔体温度分布。
真空泵运行后,压力表显示无法达到设定值(如-0.095MPa)。
抽真空时间显著延长,或真空度波动明显。
真空系统泄漏:
门密封圈老化、腔体焊缝开裂或阀门密封失效。
真空管路接头松动(尤其频繁启停后)。
真空泵故障:
油污污染(油旋片泵)、干式泵叶片磨损或冷凝器堵塞。
物料影响:
高挥发性溶剂(如NMP)大量蒸发,超出泵的抽气容量。
检漏与修复:
使用 氦质谱检漏仪 精准定位微小泄漏点(灵敏度可达1×10⁻⁹ Pa·m³/s)。
更换 耐高温氟橡胶密封圈(耐受-40℃~250℃),避免溶剂腐蚀。
真空泵维护:
油旋片泵:每500小时更换专用真空泵油(ISO VG 100),清洁油气分离器。
干式螺杆泵:每月检查转子间隙,清除积碳(超声波清洗)。
工艺适配:
对高溶剂负载工况,选用 二级真空系统(罗茨泵+螺杆泵组合),提升抽速至300m³/h以上。
极片干燥后NMP残留量>300ppm(标准要求≤200ppm)。
电芯注液后产气量异常,电解液分解。
工艺参数不当:
温度设置低于溶剂沸点(如NMP在-0.095MPa下沸点约80℃,但设定温度仅70℃)。
干燥时间不足(如厚极片需8小时,实际仅干燥5小时)。
真空系统不稳定:
真空泵抽速不足,导致压力波动(如-0.09MPa→-0.08MPa反复跳动)。
材料特性影响:
多孔电极材料吸附溶剂(如硅碳负极比石墨更难脱除NMP)。
参数优化:
通过 热重分析(TGA) 确定溶剂脱附曲线,动态调整温度-时间参数(如120℃恒温4小时+140℃恒温2小时)。
对高吸附材料增加 真空脉冲处理(交替抽真空与充氮气,破坏溶剂吸附平衡)。
系统增强:
集成 在线质谱仪,实时监测腔体内溶剂蒸气浓度,自动延长干燥时间。
添加 溶剂回收冷凝器(温度-20℃~5℃),提升NMP回收率至90%以上。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267989561
加盟热线: 15267989561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