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芜湖发电厂#11机组在1998年底大修时安装了菲利浦RMS700型(老产品)TSI装置,其主要测量内容包括转速、鉴相、高低压缸差胀、轴位移、#1-#4瓦轴振动、轴偏心、高压缸膨胀。其中,高低压缸差胀、轴位移、#1-#4瓦轴振动分别设有机组保护系统,当高压缸差胀超过+7.0mm或-1.5mm时停机;低压缸差胀超过+7.5mm或-1.5mm时停机;轴向位移只有在两侧的数值同时超过_1.2mm时停机;#1-#4瓦轴振动则是在任一只瓦轴的X向或Y向振动超过260μm时停机。报警值的调整较繁琐且偏差较大。
2000年德国EPRO公司收购菲利浦公司TSI产品,生产出新产品MMS6000系统,该系统仅对其二次监视模件进行改进,一次部分仍用原系统的产品。
二、原RMS700系统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从#11机组RMS700系统随1998年机组大修时进行的安装、调试、试用情况来看,其转速、鉴相、偏心、高压缸膨胀、高压缸差胀、轴位移的测量准确,保护动作可靠:低压缸差胀指示偏大,自查测量系统正常,但系统误差较大,无修正手段,故低压缸差胀保护一直未投入闭环运行。此外,#l-#4瓦轴振动当时存在较大的尖脉冲干扰信号,使轴振保护在试运行期间误动一次;开环运行后,有几次达跳机值,造成较坏的影响。经过分析查找动作的原因,发现主要原因是,安装时探头至前置器的过渡接头的外边未被绝缘,造成信号接地引发干扰。其次,前置器至主机的电缆没有用绝缘较好的计算机电缆,也是形成干扰的原因。当时的试验分析排除了主机板受干扰的可能。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当时,#3、#4瓦轴振动数值的下降幅度达1/3还多,但是仍时有尖脉冲信号现象发生。为了确保轴振保护投入后动作的可靠性、准确性,经厂部同意,将其动作后加入了30秒延时,并投入了闭环运行。
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运行,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1一#4瓦轴振时有尖脉冲信号,特别是#3、#4瓦轴振信号有时达跳机值,时刻威胁机组的安全生产;●低压缸差胀指示偏大,自查测量系统正常,但系统误差较大,无修正手段,故低压缸差胀保护一直未投入闭环运行;
●#1一#4瓦轴振在任一只瓦轴的X向或Y向振动超过260μm时则延时30秒停机,违背电厂二十五项反措。
三、MMS6000系统介绍
MMS6000系统是由上海松源自控公司引进的德国EPRO公司的产品,其主要内容包括MMS6110双通道轴振动模件4块,MMS6120双通道轴振动模件3块,MMS6210双通道轴位移模件2块,MMS6220双通道轴偏心模件1块,MMS6312双通道转速模件1块,MMS6410双通道缸胀模件1块,VES8153电源模件1块,LSl020液晶显示模件20块。
仅从内容上看,MMS6000系统只比原系统多了5个瓦的轴承振动,但MMS6000系统的功能却大大增强了。*,MMS6000系统的供电方式为两路冗余,直流24V,采用二极管隔离;第二,MMS6000系统所有模件的设置都可使用一根RS232接口电缆,把模件面板上的接口连接到一台手提电脑上,且可在线设置和显示测量结果和状态软件。
四、MMS6000系统的成功应用
2001年9月利用#11机组再次小修的机会,将主机换型为MMS6000系统,将前置器至主机后的电缆全换成计算机电缆,且将主机的接地接入DCS接地系统,以免除由于电位差造成的不必要的干扰信号。
从#11机组这次安装、调试、试用MMS6000系统来看,在低压缸差胀测量上利用电脑对其作了线性化处理,使得在机组启动、带负荷过程中,低压缸差胀值在*化的线性范围内,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一次性投入闭环运行.#1~#4瓦轴振情况较以前有很大改善,从曲线上看,信号的稳定性好,#3、#4瓦轴振的数值变化较明显(见表1)。而且,#1-#4瓦轴振保护采取的是,在任一瓦轴的X向振动值达165μm和Y向振动值达260μm或Y向振动值达165μm和X向振动值达260μm时,保护才动作,去掉了延时.
综上所述,自#11机组主机换型和信号电缆更换后,TSI装置系统运行稳定,为#11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