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行业论文>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二次供水为何难逃微生物污染?揭开隐藏在管道里的健康危机

来源: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2025年06月19日 09:41  


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潺潺流出,这看似寻常的日常场景,却可能暗藏健康隐患。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二次供水水质抽检中,微生物超标问题占比高达 23%。看似洁净的自来水,为何会在二次供水环节滋生大量微生物?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形成的 “污染困局”。

一、源头污染:看不见的初始威胁

市政供水的源头 —— 江河湖泊或地下水,本身就是微生物的天然栖息地。即使经过水厂的沉淀、过滤和消毒,仍有 “漏网之鱼”。例如,大肠杆菌、耐热大肠菌群等细菌会以 “休眠体” 形态残留,藻类孢子和真菌菌丝更是能在恶劣环境中存活数月。当市政管网因施工破损或老化渗漏,污水、雨水倒灌,外界的致病菌便会趁机混入,为二次供水埋下污染的种子。

二、设备缺陷:构筑微生物的 “理想家园”

二次供水设备看似密闭,实则是微生物繁衍的温床。传统水泥水箱或生锈的金属管道,内壁粗糙不平,如同天然的 “培养基”。研究表明,生物膜一旦形成,内部微生物密度可达水体的 1000 倍,且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提升 50%。此外,水箱设计的不合理更会加剧污染:进水口与出水口距离过近导致水流短路,形成微生物聚集的 “死水区域”;未避光的水箱在阳光照射下,藻类 3 天内就能布满内壁,将清水染成浑浊的绿色。

三、营养富集:为污染提供 “燃料”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离不开 “食物”。空气中的尘埃、昆虫尸体,以及管道老化脱落的涂层碎屑,进入水箱后分解成氨基酸、糖类等有机物。以某老旧小区为例,长期未清洗的水箱中,沉积物厚度超过 5cm,有机物含量是清洁状态的 10 倍。此外,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水垢的同时,还成为微生物代谢的 “催化剂”,进一步加速污染进程。

四、消毒失效:防线如何失守?

水厂出厂水通常含有余氯(0.3-0.8mg/L),但二次供水设备中的铁锈、有机物会迅速消耗余氯。曾有案例显示,某水箱进水口余氯浓度 0.5mg/L,到出水口已降至 0.05mg/L,失去杀菌能力。更棘手的是,长期低浓度的余氯环境会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形成难以消除的 “耐药菌团”。而部分物业为节省成本,使用劣质消毒剂或未严格执行消毒流程,让本就脆弱的防线崩溃。

五、管理漏洞:污染的 “帮凶”

根据《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水箱需每半年清洗一次,但实际执行中乱象丛生。某省会城市抽查发现,40% 的小区超过 1 年未清洗水箱;更有物业为应付检查,仅简单冲洗表面,导致沉积物和生物膜依然顽固附着。此外,水箱人孔盖未密封、通气孔无滤网等细节问题,让昆虫、鸟类粪便等污染物长驱直入,进一步加剧污染风险。

健康警示:被污染的水如何危害人体?

微生物污染的危害远超想象。军团菌在 35℃的温水管道中大量繁殖,可引发致命的军团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导致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疾病;而看似无害的藻类代谢物,与消毒剂反应后会生成致癌物三卤甲烷。这些看不见的威胁,正通过日常饮水悄然侵蚀着居民健康。

破局之路:多方协同守护 “最后一公里”

解决二次供水微生物污染,需要从源头到终端的系统性治理。供水企业应优化水厂消毒工艺,采用紫外线 + 臭氧等组合消毒技术;物业需严格落实清洗消毒制度,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余氯和微生物指标;居民也应增强维权意识,主动监督水箱维护情况。只有多方合力,才能真正切断污染链条,让每一滴水都清澈无忧。
当我们重新审视家中的自来水,或许会意识到:这看似简单的水流背后,是一场与微生物的长期博弈。唯有正视污染根源,构建科学防控体系,才能守护好居民用水的 “最后一道防线”。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温馨提示

该企业已关闭在线交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