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一体机的温度精度和稳定性测试需遵循标准化流程,结合专业仪器和科学方法,确保结果准确可靠。以下是具体测试方法和步骤:
一、测试前的准备
(一)环境条件控制
1. 测试环境温度保持稳定(建议 23℃±2℃),避免气流、阳光直射、热源 / 冷源干扰(如空调出风口、暖气)。
2. 设备放置在水平台面,避免振动(振动可能影响传感器稳定性)。
(二)仪器与工具
1. 标准温度计:精度高于被测试设备(如采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精度 ±0.01℃),需经计量部门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2. 数据记录仪:采样频率≥1 次 / 分钟,分辨率≥0.01℃,用于连续记录温度数据。
3. 导热介质:根据设备适用范围选择(如硅油、防冻液),确保介质清洁、无气泡,液位符合设备要求。
4. 辅助工具:保温罩(减少环境干扰)、计时器、热电偶线(如需多点测试)。
(三)设备预处理
1. 开机预热 / 预冷 30 分钟,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2. 检查循环系统:管路连接紧密、无泄漏,循环泵流量设置为设备默认推荐值(避免流量过大 / 过小影响温度均匀性)。
二、温度精度测试(偏差测试)
温度精度指设备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偏差,测试步骤如下:
(一)设定目标温度点
1. 选择 3~5 个典型温度点(覆盖设备常用范围,如 - 50℃、0℃、50℃、150℃、200℃),优先包含低温、常温、高温段。
(二)稳定与测量
1. 每个温度点设置后,等待设备达到 “恒温状态”(通常需 30 分钟~2 小时,以设备显示屏显示 “稳定” 或温度波动≤±0.1℃持续 10 分钟为准)。
2. 将标准温度计探头放入循环介质中(与设备自带传感器位置尽量接近,避免接触管壁或加热 / 制冷元件)。
3. 同时记录设备显示屏温度(T1)和标准温度计读数(T2),连续读取 3 次,取平均值。
(三)计算偏差
1. 精度偏差 =(设备显示温度 T1 - 标准温度计平均值 T2),结果需符合设备标称精度(如≤±0.1℃)。
三、温度稳定性测试(波动度测试)
稳定性指设备在恒温状态下,实际温度随时间的波动范围,测试步骤如下:
(一)选择测试温度点
1. 同精度测试,选取 3 个关键温度点(如低温、常用温、最高温)。
(二)连续监测
1. 设备达到恒温状态后,用数据记录仪连接标准温度计,连续记录 60 分钟(或按行业标准延长至 4 小时),采样间隔 1 分钟。
(三)计算波动范围
1. 统计记录数据中的最大值(Tmax)和最小值(Tmin),波动度 = Tmax - Tmin。
2. 结果需满足设备标称稳定性(如≤±0.05℃/ 小时)。
四、温度均匀性测试(可选,针对多区域控温)
若设备用于外接反应釜等大型负载,需测试循环介质在输出端的温度均匀性:
(一)多点布点
1. 在循环管路的进液口、出液口、负载腔体(如反应釜内)分别放置 3~5 个标准温度计探头。
(二)恒温后测量
1. 设备稳定后,同时记录各点温度,计算最大温差(最高值与低值之差),通常要求≤±0.2℃。
五、测试标准与判定依据
参考标准:遵循 ISO 18776(温度控制设备性能测试)、GB/T 29254(实验室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等。
(一)判定规则:
1. 精度偏差≤设备标称值(如 ±0.1℃);
2. 稳定性波动度≤标称值(如 ±0.05℃/ 小时);
3. 若某项指标不达标,需重新校准设备传感器或检查加热 / 制冷系统(如压缩机冷媒是否充足、加热管功率是否衰减)。
六、注意事项
(一)测试前需确保标准温度计已校准,避免 “计量溯源失效” 导致结果错误;
(二)低温测试时,需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在传感器探头上凝结(可套防水套管);
(三)高温测试时,介质可能挥发,需加盖密封,减少因介质减少导致的温度波动。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