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虽有望解决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隐患,但锂枝晶生长问题仍是其商业化道路上的重大威胁。这一现象不仅会导致电池性能衰减,更可能引发严重安全隐患。
1.界面缺陷诱导
电解质表面微裂纹(<1μm)形成局部电流热点
锂离子在缺陷处优先沉积
2.动态沉积过程
初始阶段:形成纳米级晶核(<50nm)
生长期:沿晶界/裂纹定向延伸
突破期:穿透电解质层(速度可达10μm/h)
1.性能影响
容量衰减速率提升510倍
界面阻抗增加300%以上
2.安全风险
微短路导致局部温度>800℃
硫化物电解质分解产生H₂S
1.电解质改性
引入纳米Al₂O₃增强机械强度(>8GPa)
构建梯度缓冲层分散应力
2.界面工程
原位生成Li₃N保护层(离子电导10⁻³S/cm)
激光微加工构建三维接触界面
3.外场调控
脉冲充电技术抑制枝晶jian duan生长
温度场均匀化控制(ΔT<2℃)
zui xin研究表明,通过多尺度协同调控,可将枝晶穿透时间延长至3000小时以上。随着原位检测技术和智能调控算法的发展,这一"隐形杀手"终将被有效遏制。
固态电池 锂枝晶 电池安全 界面工程 能源存储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