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技术交流>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锂枝晶:固态电池的隐形杀手

来源:伊特克斯惰性气体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2025年08月08日 18:40  

固态电池虽有望解决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隐患,但锂枝晶生长问题仍是其商业化道路上的重大威胁。这一现象不仅会导致电池性能衰减,更可能引发严重安全隐患。

一、     锂枝晶的形成机制

1.界面缺陷诱导

电解质表面微裂纹(<1μm)形成局部电流热点

锂离子在缺陷处优先沉积

2.动态沉积过程

初始阶段:形成纳米级晶核(<50nm

生长期:沿晶界/裂纹定向延伸

突破期:穿透电解质层(速度可达10μm/h

二、     危害性评估

1.性能影响

容量衰减速率提升510

界面阻抗增加300%以上

2.安全风险

微短路导致局部温度>800

硫化物电解质分解产生HS

三、     抑制策略研究

1.电解质改性

引入纳米AlO增强机械强度(>8GPa

构建梯度缓冲层分散应力

2.界面工程

原位生成LiN保护层(离子电导10³S/cm

激光微加工构建三维接触界面

3.外场调控

脉冲充电技术抑制枝晶jian duan生长

温度场均匀化控制(ΔT2℃)

zui xin研究表明,通过多尺度协同调控,可将枝晶穿透时间延长至3000小时以上。随着原位检测技术和智能调控算法的发展,这一"隐形杀手"终将被有效遏制。

固态电池 锂枝晶 电池安全 界面工程 能源存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温馨提示

该企业已关闭在线交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