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箱式紫外老化试验箱的运行过程中,灯管的发光效率并非恒定值,其与环境温度存在显著的关联性。这种温度敏感性源于紫外灯管的工作原理,直接影响测试设备的能量输出稳定性,进而对材料耐候性评估结果产生潜在影响。
紫外灯管的发光过程本质是气体放电现象:灯管内的汞蒸气在电场激发下产生等离子体,释放出 253.7nm 的紫外辐射,再通过管壁荧光粉转换为 UVA 或 UVB 波段的有效射线。这一过程中,环境温度会通过影响汞蒸气压力与荧光粉活性,改变能量转换效率。当环境温度低于区间(通常为 40-50℃)时,灯管内汞蒸气压力不足,电子碰撞激发效率下降,导致紫外输出强度降低。某实验室数据显示,当腔体温度从 50℃降至 30℃时,UVA-340 灯管的辐照度会下降 15%-20%,且波长分布出现蓝移现象。
环境温度的波动还会引发发光效率的动态漂移。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实验室环境中,若设备温控系统响应滞后,灯管工作温度可能出现 ±5℃的波动,直接造成辐照度 ±8% 的偏差。这种波动对多波段协同测试影响尤为明显:UVA 与 UVB 灯管的温度敏感阈值不同,UVA 灯管在 45℃时效率峰值,而 UVB 灯管的温度为 50℃,温差稍大就会破坏预设的能量配比,导致材料接收的光谱能量分布失真。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