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箱式紫外老化箱的测试体系中,灯管释放的 “热辐射量” 并非无关变量,而是可能显著干扰样品老化进程的关键因素。这种伴随紫外辐射产生的红外热辐射,若控制不当,会打破光、热、湿等老化因素的平衡,导致材料老化机理偏离实际工况,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热辐射量过剩会显著加速样品的热氧化老化。对于聚乙烯、橡胶等对温度敏感的材料,额外的热输入会促使分子链断裂速率加快 —— 在相同紫外辐照度下,若样品表面温度因热辐射升高 10℃,其氧化诱导期可能缩短 30%-40%。某电缆材料企业的对比试验表明,未采取热屏蔽措施时,绝缘层样品的脆化时间比实际户外暴露数据提前 200 小时,且老化断面呈现典型的热降解特征,与紫外光引发的光氧化形貌存在明显差异。
更隐蔽的干扰在于热辐射对 “光 - 热协同效应” 的扭曲。自然环境中,材料老化是紫外光与环境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存在特定的比例关系。当灯管热辐射打破这一平衡,可能使某一老化路径被过度激活。例如,聚氯乙烯材料在正常光热比下主要发生光降解,而热辐射过剩时会转向热分解主导,导致测试数据无法反映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衰减规律。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