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微萃取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简称SPME)是一种集 “采样、萃取、浓缩、进样” 于一体的无溶剂样品前处理技术,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 Pawliszyn 教授团队于 1989 年shou次提出。它克服了传统萃取技术(如液 - 液萃取)需大量有机溶剂、操作繁琐、耗时久的缺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分析、药物检测、生物医学等领域。
SPME ( 固相微萃取 )的本质是通过涂覆 吸附涂层的石英纤维对样品中的待测物质进行吸附、富集,其核心原理基于 液-固吸附平衡 :利用涂覆在纤维上的 “固定相”(萃取相)对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吸附,待吸附达到平衡后,将纤维直接(或经解吸后)引入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 GC、高效液相色谱 HPLC)进行检测。
整个过程涉及两个关键相界面的分配:
第一步:萃取阶段
目标化合物从 “样品基质”(如水体、土壤、血液)转移到 “固定相”,分配系数为K₁(固定相中目标物浓度 / 样品基质中目标物浓度)。
分配能力取决于固定相的极性、目标物的理化性质(如疏水性、分子量)及萃取条件(温度、时间、pH 等)。
第二步:解吸阶段
吸附目标物的纤维被引入仪器进样口,通过 “热解吸”(GC 常用,高温使目标物脱离固定相)或 “溶剂解吸”(HPLC 常用,有机溶剂洗脱),目标物转移到 “仪器流动相”(如 GC 的载气、HPLC 的流动相),分配系数为K₂(流动相中目标物浓度 / 固定相中目标物浓度)。
最终,进入检测器的目标物量与固定相吸附量、K₁、K₂直接相关,通过校准曲线即可实现定量分析。
SPME 装置结构简单,核心由萃取头(纤维头) 和手柄两部分组成,外形类似微量进样器,具体结构如下:
固定相选择原则:遵循 “相似相溶” 原理
非极性目标物(如苯、甲苯):选非极性固定相(PDMS);
极性目标物(如酚类、有机酸):选极性固定相(PA、CAR/PDMS,碳纤维 / 聚二甲基硅氧烷);
复杂基质(如含多组分的食品、污水):选混合相(PDMS/DVB,兼顾极性与非极性化合物)。
SPME 操作步骤简洁,无需复杂前处理,典型流程(以液体样品为例)分为 4 步:
热解吸(适配 GC):将吸附后的萃取头插入 GC 进样口,在高温(如 250-300℃)下保持 1-5min,目标物从固定相脱附后,随载气进入色谱柱分离;
溶剂解吸(适配 HPLC):将萃取头插入含解吸溶剂(如甲醇、乙腈)的小体积进样瓶中,超声或振荡 10-20min,目标物被洗脱后,取洗脱液注入 HPLC 分析;
注意:解吸温度 / 时间需优化,确保目标物wan全脱附,同时避免固定相分解。
根据样品形态和萃取方式,SPME 可分为以下 3 种常见类型,适用场景各有侧重:
无溶剂: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二氯甲烷),避免环境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符合 “绿色分析化学” 趋势;
操作简便快速:集采样、萃取、进样于一体,无需传统萃取的 “分液、离心、浓缩” 等步骤,单个样品处理时间可缩短至 30min 内;
灵敏度高:固定相对目标物的选择性吸附可实现浓缩效应,检出限可达 ng/L(纳克 / 升)至 pg/L(皮克 / 升)级别,适用于痕量分析;
适用性广:可搭配 GC、HPLC、GC-MS(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HPLC-MS(高效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等多种仪器,分析对象涵盖挥发性、半挥发性、非挥发性化合物(如 VOCs、酚类、农药残留、药物代谢物)。
萃取头寿命有限:石英纤维易断裂、受污染,单次使用成本较高(一根萃取头通常可重复使用 50-100 次,损坏后需更换,价格约数百元);
吸附容量有限:固定相涂覆量少(通常为 0.5-10μm),对高浓度样品的吸附易饱和,线性范围较窄(通常为 1-3 个数量级);
基质干扰:复杂基质(如高盐、高油脂样品)可能影响萃取平衡,需通过优化 pH、盐析、选择膜保护式萃取头等方式缓解;
不适用于强极性 / 大分子化合物:强极性化合物(如糖类、氨基酸)在固定相上吸附能力弱,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传质速率慢,萃取效率低。
SPME 因 “无溶剂、高灵敏、简便” 的特点,已成为多个领域的主流样品前处理技术,典型应用如下:
随着分析需求的升级,SPME 技术不断创新,主要发展方向包括:
新型固定相研发:开发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的固定相,如金属有机框架(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可针对特定目标物(如重金属、抗生素)实现 “靶向萃取”;
自动化与联用技术:与自动进样器结合,实现批量样品的无人值守处理;开发与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毛细管电泳,CE)、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离子迁移谱,IMS)等仪器的联用,拓展应用场景;
微型化与现场检测:研发微型 SPME 装置(如针式 SPME、纤维阵列 SPME),搭配便携式 GC-MS 或传感器,实现环境、食品的现场快速检测(如野外水体污染物筛查、食品产地溯源);
绿色化改进:优化固定相制备工艺,减少有毒试剂使用;开发可降解固定相,进一步降低环境影响。
综上,SPME 技术以其 “无溶剂、高效、灵敏” 的核心优势,已成为现代样品前处理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未来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