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PF与cosφ的本质区别在于cosφ仅反映基波中的功率因数,而PF反映的功率因数是同时包含了基波和谐波。
一、PF与cosφ的本质区别
功率因数 (PF):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这是一个最根本、通用的定义,公式:PF=P/S。衡量电能被负载有效利用的总体效率。
功率因数(cosφ):在电压和电流均为纯正弦波(无畸变)的理想条件下,φ是基波电压与基波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cosφ就是这个相位差的余弦值。
二、 何时相等?何时不等?
二者的关系wan全取决于电网中是否存在谐波。在线性负载系统(无谐波)时两者相等,负载为纯电阻、电感、电容或其组合(如三相异步电机、变压器)。电流波形是wan美的正弦波,且频率与电压一致,此时PF=cosφ。在此理想状态下,导致电能利用率降低的wei一原因是相位差φ。因此,功率因数wan全由位移因数决定。
当非线性负载系统(含谐波)时两者不相等,负载包含电力电子器件(如变频器、开关电源、LED驱动器等)。这些负载会使电流波形发生畸变,不再是正弦波。这种畸变的波形可以分解为50Hz的基波和频率为基波整数倍的谐波(如150Hz, 250Hz等)。此时,电能利用率低由相位差和波行畸变共同造成。相位差 (φ):基波电流与基波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波形畸变:谐波电流不做功,但会增大总电流的有效值,从而增大了视在功率(S)。
因此,总功率因数(PF)的计算必须考虑谐波对其的影响,公式:PF = cosφ × (I₁ / I)。其中I₁为基波电流有效值;I为包含所有谐波的总电流有效值;I₁/I为畸变因数,其值总是≤1。谐波越严重,该值越小。
在常见的无功补偿控制器中,显示的功率因数值一般是指总功率因数(PF),而电li局计量表则只显示基波功率因数(cosφ)。当系统中存在谐波时,可能导致控制器显示已补偿到位,最终却仍产生力调电费,其主要原因是无功补偿控制器通常仅针对基波无功进行补偿,但谐波过大会降低总功率因数。从而误判为补偿不足,继续投入电容器,造成“过补偿”状态。
此外,尽管电li局计量表显示的功率因数正常,但依旧有可能会有力调电费产生。主要是因为电li局在力调电费结算时会综合考虑谐波无功带来的影响。若谐波占比较高,即使控制器已将基波无功补偿到位,仍有可能因总功率因数不达标而产生力调电费。反之,若谐波占比不大,通常只需将基波无功补偿到位即可避免力调电费。下图为谐波对功率因数下降值的关系:
结论:无论是否含有谐波,始终秉承PF≤cosφ。在不含谐波时,cosφ和PF才会相等;当含有谐波时,cosφ和PF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罪魁祸首就是谐波。当谐波越大时,cosφ和PF两者差值就越大。同时谐波畸变率一旦超过46%,哪怕把基波功率因数补偿到理想值“1”总功率因数也会在谐波的影响下小于0.9,并产生力调电费,这时候只能通过谐波治理来避免力调电费的产生。
往期精彩推荐:
无功补偿控制器显示功率因数0.99,可还是被罚款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装新的无功补偿控制器后有力调电费产生?—无功补偿器欠流保护案例分享
谐波对功率因数有何影响?谐波影响下功率因数的补偿上限设置问题
无功补偿控制器投切的时间奥秘:延时、震荡、放电一次讲透!
#无功补偿控制器 #功率因数 #光伏四象限 #抗谐波 #力调电费
欢迎光临TB店铺:电力控制仪表行,原厂现货供应光伏四象限抗谐波无功补偿控制器。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