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吸附是指在固液界面上,溶液中的待测化合物由于静电作用、疏水作用等非共价键作用力,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现象。这种吸附可能发生在整个药代动力学实验过程中,包括制剂配制、给药、样品采集和储存,以及生物样本分析检测等多个阶段。
非特异性吸附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吸附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吸附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会影响非特异性吸附。吸附质的溶解性能对平衡吸附量有重要影响,溶解度越小的吸附质越容易被吸附,也越不易解吸。对于有机物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伴随同系物含碳原子数的增加,有机物的疏水性增强,溶解度减小,因此活性炭对其吸附容量越大。吸附质的分子大小对吸附速率也有影响,一般来说,吸附质分子体积越小,其扩散系数越大,吸附速率越大。
二、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影响非特异性吸附的一个关键因素。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容量越大。此外,吸附剂的种类、制备方法、比表面积、粒径、孔隙结构及其分布都会影响吸附效果。吸附剂的表面化学结构和表面电荷性质也对吸附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极性分子型的吸附剂容易吸附极性分子型的吸附质,而非极性分子型的吸附剂则容易吸附非极性分子型的吸附质。
三、溶液环境因素
1、pH值与离子强度
两性分子(如蛋白)在等电点(pI)附近吸附量最大。
高盐浓度可能屏蔽静电作用或促进疏水吸附。
2、温度与时间
低温(4℃)可减少蛋白变性但可能增强疏水吸附。
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会降低吸附量。
四、实验操作因素
1、封闭不充分
1-5% BSA封闭不足时,未结合位点会捕获非目标蛋白。
2、洗涤不chedi.
含0.05% Tween-20的洗涤液可有效去除弱结合物。
3、样本处理不当
溶血样本中的血红素会干扰HRP标记系统。
类风湿因子(RF)可桥接固相与酶标抗体。
五、固体表面的性质
1、材质类型:不同材质的固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吸附特性。例如,玻璃器皿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硅氧断键反应吸附,而聚丙烯、聚苯乙烯材质通过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吸附,金属材质则通过静电作用吸附。
2、表面化学性质: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极性和所带电荷也会影响吸附效果。
六、优化策略
表面修饰:使用PEG化包被可减少疏水吸附。
缓冲液优化:添加1% BSA或5%脱脂奶粉降低背景。
温度控制:4℃包被过夜可提高结合稳定性。
综上所述,非特异性吸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理解和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非特异性吸附,提高实验和工业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