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技术交流>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从微观洞察宏观:低场核磁共振实现煤矿开采注浆堵水的精准评估与机理研究

来源: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09月23日 11:15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水害始终是威胁安全生产、制约开采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煤层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地质条件愈发复杂,导水裂隙发育、含水层突水等风险显著提升,不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开采中断,更会直接危及矿工生命安全。

图片3.png

 

注浆堵水作为治理矿井水害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向岩层裂隙中注入浆液材料,形成阻水屏障,从而有效封堵涌水通道、加固破碎岩体。既能保障井下作业安全,也有助于保护地下水资源与地表生态环境。然而,注浆效果的传统评价方法多依赖于宏观力学试验和钻探取样,难以实现对浆液渗透范围、孔隙结构演化及微观损伤机制的精准分析。在这一背景下,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LF-NMR)以其非破坏性、高精度和对微观孔隙结构的敏感表征能力,逐渐成为煤矿注浆堵水效果评价与研究的重要工具。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基于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弛豫特性,能够无损、快速地检测材料中流体的分布、孔隙结构及动态行为。其原理在于,氢原子核(如在水分子中)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会发生能级分裂,通过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可激发核磁共振信号。信号的弛豫时间(T1、T2)与样品孔隙大小、流体存在形式密切相关:短弛豫时间通常对应小孔隙或束缚流体,长弛豫时间则指示大孔隙或自由流体。

 

在煤矿注浆研究中,核磁共振通过对岩样或注浆样品中水分子分布、相态及迁移行为的无损检测,实现对注浆前后岩石孔隙结构、裂隙连通性与浆液充填程度的定量分析。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揭示浆液在岩石内部的赋存状态与固化特征,从而科学评价堵水层的完整性与抗渗能力。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还具备与力学、温度、化学等多场耦合实验的兼容性,为注浆堵水机理的深入研究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将宏观三轴压缩试验与微观核磁测试相结合,研究人员可以在同一岩样上施加梯度载荷,同步观察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微孔压密、微裂纹萌生、扩展乃至断裂的全过程。低场核磁能够精准捕捉不同损伤阶段孔隙结构的演变规律,揭示岩石在受损过程中微观损伤扩展机制与渗流特性的关联。

 

 

应用案例:注浆核磁弛豫、成像表征

 

图片4.png

 

图一:注浆过程及固化

图片5.png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应用优势显著。实现了无损检测,同一试样可重复用于多条件、多维度测试,极大提高了实验数据的连贯性与可靠性。高灵敏度与定量化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识别微米级孔隙及流体相态变化,克服了传统方法分辨率不足的缺点。技术操作相对简便,仪器成本低于高频核磁,更适合工程现场的推广与应用。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不仅为煤矿注浆堵水效果提供了科学、精准的评价手段,更通过多场耦合实验揭示了注浆加固的微观机制与岩体损伤演化规律。这一技术的深入应用将助力煤矿水害防治从经验导向迈向数据驱动与机理洞察,为矿山安全绿色开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温馨提示

该企业已关闭在线交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