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技术交流>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水利堤坝注浆防渗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微观洞察与工程实效的融合

来源: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09月23日 11:25  

水利堤坝作为防洪减灾、水资源调控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然而,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堤坝土体或岩石内部易因地质构造变化、水力冲刷等因素形成孔隙、裂缝,引发渗漏问题。轻则导致水库水资源流失、影响供水效率,重则造成堤坝结构变形、甚至溃决,引发重大灾害。

 

图片8.png

 

注浆防渗作为常用的加固手段,通过向坝体或基础岩土中注入浆液材料,填充孔隙与裂缝,形成连续防渗屏障,显著提升堤坝的整体性与稳定性。其成效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及可持续运行,因此对注浆效果进行准确、科学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背景下,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逐渐展现出其在水利工程材料微观结构分析中的独特-价值。该技术基于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行为,能够非侵入、无损地探测材料内部孔隙结构、水分分布与运移特征。对于注浆防渗工程而言,低场核磁共振通过对注浆前后岩土样本进行测试,可精确识别浆液填充范围、孔隙率变化以及渗透路径的阻断情况,从而实现对防渗效果的直接评估。

 

低场核磁共振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的弛豫行为反映材料的孔隙特性。T₂弛豫时间的长短强烈依赖于样品中水分子所处环境的物理和化学状态:在较小孔隙中,水分子与孔壁碰撞频繁,弛豫较快,T₂较短;而在大孔隙或自由水体中,水分子运动受限制小,T₂较长。通过解译T₂弛豫时间分布谱,即可反演出样品的孔隙尺寸分布、流体存在形式及其动态变化信息,,使得研究人员能够从微观尺度解读注浆体结构的改变。

 

此外,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还支持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的注浆机理研究。通过集成温度控制、围压加载及化学环境模拟等功能,研究人员能够复现实际工程中复杂的温度–应力–化学(T-H-M-C)综合环境,深入揭示不同环境下浆液在岩土体内的渗透规律、固化过程及其与基体的相互作用机制。

 

应用案例:

图片7.png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系统,监测岩心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渗流过程。通过控制压力与时间变量,系统分析了温度对水分迁移路径、渗透速率及注浆后残留通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流体流动性增强,注浆体的抗渗性能面临更大挑战。核磁共振T2谱清晰反映出渗流过程中的孔隙动态变化,为优化注浆材料与工艺提供了关键依据。

 

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无需破坏样品、可重复使用同一试样进行连续监测,还能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内部信息,实现从定性判断到定量分析的跨越。这为水利堤坝注浆防渗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推动防渗工程从“经验主导”迈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治理时代。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为水利工程防渗注浆的效果评价与机理解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宏观–微观联动的分析手段,显著提升了对材料损伤发展和防渗行为的多尺度认知,有助于构建更加安全、可靠和耐久的水利基础设施。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温馨提示

该企业已关闭在线交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