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XM5】,山东竞道光电,十年农业监测设备厂家,为丰收保驾护航。
小麦,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与人类生计。然而,小麦蚜虫这一顽固的害虫,却常常在悄无声息中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严重破坏。为了切实保障小麦产量,必须采取一套全面、系统的综合防治策略,多维度地应对这一害虫威胁。
农业防治,作为整个防治体系的基石,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合理轮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将小麦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例如与油菜轮作,油菜在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次生代谢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田间的微生态环境,对小麦蚜虫产生驱避或抑制其繁殖的作用,从而显著降低蚜虫的虫口密度。深耕细耙同样不可忽视。在小麦收获后,及时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一般在 25 - 30 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将潜藏在表层土壤中的蚜虫及其卵深埋地下,使其难以在适宜的时间羽化出土,有效地破坏了它们的越冬场所,大大降低了来年的虫源基数。此外,选用抗虫品种也是农业防治的关键环节。一些小麦品种经过长期的选育和改良,具备了独t的抗蚜特性。比如,部分品种的叶片表面覆盖着密集的绒毛,这使得蚜虫难以在叶片上稳定附着和顺利取食;还有一些品种在受到蚜虫侵害时,能够迅速产生应激反应,分泌出对蚜虫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种植这些抗虫品种,从源头上为小麦提供了一层天然的保护屏障,大大减轻了蚜虫危害的潜在风险。
物理防治手段,则是综合防治体系中的有力辅助。利用蚜虫对黄色的强烈趋性,在麦田中合理悬挂黄色诱虫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诱虫板的表面涂有特殊的高粘性胶层,当蚜虫被黄色吸引并靠近时,就会被牢牢地粘在诱虫板上。为了确保诱虫效果,需要定期检查并更换诱虫板,特别是在蚜虫繁殖和迁飞的高峰期,及时清理和更换诱虫板能够大量捕杀有翅蚜,有效阻止它们在麦田中的扩散和蔓延。此外,对于一些小规模的麦田或者科研试验田,设置防虫网也是一种可行的物理防治措施。在小麦生长的早期阶段,使用防虫网将麦田覆盖起来,可以形成一道物理屏障,阻挡蚜虫进入麦田,从而减少蚜虫对小麦的侵害。虽然防虫网的设置成本相对较高,且在大规模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特定的麦田区域,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的防护。
生物防治,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成为综合防治策略中备受推崇的一环。保护和利用蚜虫的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的核心。自然界中,瓢虫、草蛉、食蚜蝇等昆虫都是蚜虫的重要天敌。这些天敌昆虫以蚜虫为食,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对蚜虫的种群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吸引和留住这些天敌昆虫,可以在麦田周边种植一些蜜源植物,如油菜花、紫云英等。这些蜜源植物不仅能够为天敌昆虫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还能为它们创造适宜的栖息和繁殖环境。此外,在蚜虫发生的初期阶段,还可以通过人工饲养并释放天敌昆虫的方式,增加麦田中天敌的数量,从而更有效地抑制蚜虫的增长。除了天敌昆虫,一些微生物制剂也在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白僵菌、绿僵菌等微生物,它们能够寄生在蚜虫体内,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最终导致蚜虫染病死亡。这些微生物制剂对环境友好,不易使蚜虫产生抗药性,是实现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
化学防治,在面对蚜虫大规模爆发的紧急情况下,是一种必不k少的重要措施。当麦田中的蚜虫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必须及时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针对小麦蚜虫的化学药剂可供选择,其中吡虫啉、啶虫脒等烟碱类杀虫剂因其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蚜虫的防治。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精确掌握用药的浓度和方法。选择在无风的晴天进行施药,确保药剂能够均匀地喷洒在小麦植株的各个部位,特别是叶片的正反面,以保证药剂能够充分接触蚜虫,发挥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在小麦花期进行用药,因为花期用药可能会影响小麦的授粉过程,进而影响小麦的结实率和产量。此外,还必须严格遵守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在收获时小麦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防止因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小麦蚜虫的防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蚜虫的发生程度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等因素,灵活选择并合理搭配这些防治手段,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环保的综合防治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既有效地控制小麦蚜虫的危害,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