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气泡核心区:
若水池含曝气装置(如氧化沟、曝气池),传感器需远离曝气头(距离≥3m),避免声波穿过密集气泡层;若为搅拌池,需避开搅拌桨的 “湍流区”(搅拌桨周围 1.5 倍桨径范围内),该区域气泡易被搅拌打散并悬浮。
避开泡沫堆积区:
泡沫多堆积在水池表面(尤其进水口附近、水流缓慢的角落),传感器应安装在 “水流相对平稳、无泡沫堆积” 的区域(如水池中部、远离进水口的侧壁);若水池有消泡堰、溢流槽,可安装在其下游(泡沫已被清除的区域)。
控制传感器与水面距离:
传感器不宜过贴近水面(≤0.3m)—— 表面泡沫易附着在传感器探头,直接阻挡声波发射;也不宜过高(>2m)—— 声波传播路径过长,气泡干扰概率增加。建议安装高度为水面上方 0.5-1m(兼顾信号稳定性与抗泡沫能力)。
倾斜安装(推荐 15°-30°):
将传感器向 “远离泡沫堆积区” 的方向倾斜 15-30°,使声波不垂直照射水面,而是斜向传播至泥水界面 —— 此时声波仅穿过 “水下气泡较少的区域”(表面泡沫和上层气泡被避开),且反射波不易被泡沫阻挡。
注意:倾斜安装需重新校准 “安装高度”(按声波实际传播的斜线距离计算,而非垂直距离),避免因路径变化导致测量误差。
侧壁安装(浅水池适用):
若水池深度<3m(如小型调节池),可将传感器安装在侧壁(距离池底 1-2m 处),斜向上发射声波至泥水界面 —— 该路径避开水面泡沫,且水体下部气泡量通常少于上部(气泡易上浮至水面),干扰更小。
动态阈值算法:
气泡反射波通常 “强度弱、持续时间短”(单个气泡反射面积小),而泥水界面反射波 “强度强、持续时间稳定”(界面面积大)。设备通过实时分析反射波的 “峰值强度” 和 “信号持续时间”,自动过滤掉符合气泡特征的弱信号,仅保留界面的强信号。
多频探测算法:
设备同时发射 2-3 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如 50kHz、100kHz、200kHz),气泡对高频声波(>100kHz)反射更敏感,对低频声波(<100kHz)穿透力更强 —— 通过对比不同频率的反射信号,剔除高频的气泡干扰信号,以低频信号锁定真实泥水界面。
选型提示:采购时需明确要求 “支持泡沫过滤 / 气泡抑制功能”,并要求厂商提供现场测试数据(如在含泡沫的水池中,测量误差≤±1%)。
高功率发射:
普通传感器发射功率约 0.5-1W,高功率机型可达 2-5W—— 更强的声波可穿透薄泡沫层(泡沫吸收部分能量后,仍有足够能量到达泥水界面),且反射波强度更高,不易被噪声掩盖。
高灵敏度接收:
搭配 “低噪声接收电路” 和 “压电陶瓷高灵敏度探头”,可捕捉到被泡沫削弱的弱反射信号(如普通传感器无法识别的 - 60dB 信号,高灵敏度机型可识别 - 80dB 信号),避免因信号过弱导致 “无读数”。
适用场景:泡沫厚度>5cm、气泡浓度中等(如生物处理池的生物泡沫)的工况。
高频(150-200kHz):精度高(±0.1%),但易被气泡反射,穿透力弱;
低频(20-50kHz):精度略低(±0.5%),但穿透力强,可绕过小气泡(仅对 “大体积气泡” 或 “泥水界面” 反射敏感)。
若水体含大量微小气泡(如曝气池的微米级气泡),优先选择20-50kHz 低频机型,可减少气泡对声波的干扰。
阻挡表面泡沫直接接触传感器探头(避免泡沫附着影响声波发射);
引导声波穿过 “防泡罩内的清水区”(防泡罩内无泡沫,声波可稳定传播至泥水界面)。
设计要点:
防泡罩底部需开口(直径≥传感器声波发射直径的 1.5 倍),避免形成封闭空间导致水流停滞;
防泡罩高度为 50-100cm(高于泡沫层厚度,确保内部无泡沫堆积)。
结构:类似 “倒置漏斗”,漏斗口朝下,顶部通过管道连接至水池外(或溢流槽);
原理:水体中的气泡上升时被漏斗捕捉,通过管道排出水池,减少传感器声波传播路径中的气泡量;
适用场景:气泡直径>1mm(易被收集)、气泡产生量稳定的工况(如厌氧池)。
原理:通过高速旋转的 “消泡齿” 将泡沫打碎,使泡沫中的气体释放,液体回流至水池,直接消除传感器安装区域的泡沫层;
优势:无需添加化学药剂(避免污染水质),适合环保要求高的场景(如饮用水厂、食品废水处理);
选型:消泡器功率需匹配水池面积(如 100㎡水池选 1.5kW 机型),确保消泡覆盖传感器周边 2-3m 范围。
环保性:优先选择 “生物可降解型消泡剂”(如聚醚类、硅氧烷类),避免使用矿物油类(易导致污泥上浮、影响生化活性);
针对性:
生物泡沫(如活性污泥泡沫):选聚醚类消泡剂(兼容性好,不影响微生物活性);
化学泡沫(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泡沫):选硅氧烷类消泡剂(破泡速度快);
低用量:添加浓度通常为 1-5ppm(即 1 吨水加 1-5g),过量会导致传感器探头挂料(消泡剂残留),反而影响测量。
采用 “自动滴加装置”(搭配泡沫传感器):当泡沫层厚度超过设定值(如 5cm)时,自动滴加消泡剂,避免人工添加过量;
滴加位置:远离传感器安装区(如进水口上游),确保消泡剂与泡沫充分反应后,水流再到达传感器区域,减少消泡剂残留对探头的影响。
原理:气泡反射波的 “信号强度” 远低于泥水界面(如界面反射信号强度为 - 20dB,气泡仅为 - 50dB),通过提高 “信号阈值”(如将阈值设为 - 30dB),可直接过滤掉强度低于阈值的气泡信号,仅识别界面的强信号;
操作步骤:
手动测量实际泥位(用卷尺从传感器处垂直到泥水界面);
进入设备参数菜单,逐步提高信号阈值,观察测量值是否与实际泥位一致;
若提高阈值后测量值 “跳变”(如从假值 0.5m 变为真实值 1.5m),则锁定该阈值。
例如:开启 “动态信号宽度识别”—— 泥水界面反射波的 “信号持续时间”(通常>10ms)远长于气泡(通常<3ms),设备仅识别持续时间>5ms 的信号,剔除气泡的短信号;
注意:不同品牌设备的功能名称不同(如 “虚假信号过滤”“界面锁定”),需参考说明书操作,避免误关闭核心抗干扰功能。
操作:用温度计测量传感器附近水体的实际温度,与设备显示的 “补偿温度” 对比,若偏差>1℃,手动修正设备的温度补偿值,确保声速计算精度(声速公式:v = 1450 + 0.6×(T-25),T 为水温℃)。
清洁频率:泡沫较多的工况(如曝气池)每周 1 次,泡沫较少的工况(如沉淀池)每 2 周 1 次;
清洁方式:用软布蘸清水擦拭探头表面(禁用硬物刮擦,避免损坏换能器),若有顽固残留(如消泡剂残留),可蘸稀释的中性清洁剂(如洗洁精)擦拭,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方法:关闭水池搅拌 / 曝气(减少气泡),用 “重锤式泥位计” 或 “取样管” 测量实际泥位,与超声波泥位计的测量值对比;
调整:若误差>±2%,重新优化 “信号阈值”“泡沫过滤算法参数”,确保设备在气泡 / 泡沫变化后的准确性。
数据突然跳变(如从 1.5m 骤降至 0.5m):大概率是大量气泡导致假信号,需检查曝气风量是否过大、搅拌是否异常;
数据持续漂移(如每天上升 0.2m,实际泥位无变化):可能是探头表面附着泡沫,需清洁探头;
无读数或显示 “信号丢失”:可能是泡沫过厚(声波被吸收),需检查消泡器是否故障、消泡剂是否耗尽。
射频导纳式泥位计:通过测量介质导纳(不受泡沫影响),直接插入污泥层测量,抗泡沫能力强;
雷达式泥位计:采用微波信号(非声波),穿透泡沫和气泡时无衰减,不受干扰(但成本较高,适合场景)。
泡沫 / 气泡程度 | 推荐方案组合(优先级从高到低) |
---|---|
轻度(泡沫厚<5cm,气泡少) | 安装优化(避开干扰区)+ 参数校准(调整阈值)+ 定期清洁 |
中度(泡沫厚 5-15cm,气泡较多) | 设备选型(带泡沫过滤算法)+ 加装防泡罩 + 机械消泡器 |
重度(泡沫厚>15cm,气泡密集) | 高功率传感器 + 化学消泡剂(低用量)+ 实时监控 + 定期校准 |
(泡沫厚>30cm,气泡占比高) | 更换为射频导纳式 / 雷达式泥位计 |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