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剂施工规范
一、施工前准备
材料选择与调配
根据应用场景(生活垃圾、养殖场、污水等)选择微生物或化学类除臭剂,优先选用环保、无腐蚀性产品。
按说明书要求稀释,稀释比例根据臭源类型调整(如生活垃圾常用1:10至1:300稀释)。
设备与场地检查
喷洒设备需提前调试,确保喷头雾化均匀、管道无泄漏,车载式设备适用于大面积作业,手动喷雾器用于局部处理。
清理施工区域杂物,对臭源体(如垃圾、粪便)进行翻搅或破碎,提高除臭剂渗透效果。
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口罩、手套及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高浓度药剂。
二、施工操作规范
喷洒/施用方法
液态除臭剂:均匀喷洒于臭源表面,喷洒量根据臭源面积和湿度调整(如垃圾填埋场作业面每平方米喷洒0.1-0.5升稀释液)。
固态/粉剂除臭剂:直接撒布于物料表面,含水率高的区域无需搅拌,干燥区域需结合翻搅或加水湿润后施用23。
环境适应性调整
高温/干燥环境:增加喷洒频次(如夏季每日1次,冬季2-3日1次)并加大稀释液用量。
敏感区域(如水体附近):选用生物降解型除臭剂,控制喷洒范围,避免药剂扩散污染。
特殊场景处理
垃圾填埋场:对新入场垃圾即时喷洒,作业面每日喷洒1-2次,渗滤液池按1:10稀释后泼洒。
养殖场:圈舍地面及粪污区按1:20-1:30稀释,初期每2日喷洒1次,臭味减轻后调整为每周1-2次。
三、后期维护与监测
效果评估与补施
施工后3-5天观察臭味变化,若未达标需补喷(补喷量约为的50%-70%)。
持续监测臭源区域(如垃圾堆体、污水池),遇降雨、大风后需重新评估并补施。
设备维护
施工后清洗设备,防止药剂残留腐蚀管道;长期未使用的设备需排空并干燥存储。
四、注意事项
兼容性:避免与消毒剂、杀菌剂混合使用,防止药剂失效。
储存要求:药剂需密封存放于阴凉处,生物类制剂需注意保质期。
应急处理:现场配备清水及中和剂,发生泄漏时立即冲洗并通风。
通过规范操作与动态调整,可确保除臭剂在生活垃圾、养殖场、污水处理等场景的高效应用。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