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几讲,我们再一次体会到,用气相色谱仪做痕量分析确是一门综合的实验技术。我们可把痕量色谱分析过程归纳以下四个阶段。
1.1、样品采集;
1.2、样品制备;
1.3、色谱分析;
1.4、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如果样品采集和前处理比较成功,在气相色谱仪色谱分析和数据处理时,即使选用的气相色谱仪所配用的检测器灵敏度不高,分析柱分离效率较低,数据处理装置性能、功能一般,也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反过来说,若所选购的气相色谱仪器和所处理装置、配置较高又选择了一根高效色谱柱,那么可大大降低样品的予处理过程。在目前的痕量分析中,耗时、费力和效率低的样品采集与处理仍是整个色谱分析中的瓶颈。样品采集和处理时间有时占了整个分析时间的三分之二。
应当指出,无论是何种气相色谱仪,真正高性能色谱柱,最完善的数据处理装置,都不能从一个采集处理不适当样品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因此,在选购气相色谱仪含数据处理装置类型和性能时,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所选气相色谱仪的综合分析能力,以便简化样品的予处理过程或根本不需要样品的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