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水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热电偶|液位计|冷热冲击试验箱|水质分析|光谱仪|试验机|试验箱


仪表网>技术中心>资料下载>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称重传感器制造工艺发展趋势

  • 资料类型

    jpg
  • 文件大小

    99.3KB
  • 浏览次数

    116次
  • 上传时间

    2020年10月20日
关键词
称重传感器,传感器的制造工艺,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上传者
上海实润实业有限公司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称重传感器制造工艺发展趋势

为落实“中国制造 2025”发展战略,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设计与制造,称重传感器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是逐步改造升级现有生产线,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

1. 称重传感器生产模式发展趋势

打破传统的称重传感器制造方式,实施制造工艺流程与弹性元件及其附件批量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与创新,是称重传感器生产模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变原有图纸分发模式,基于电子分发流程,实现从设计到制造三维模型直接到生产线。与传统二维图纸分发相比,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缩短了工艺准备周期。由于全面采用了结构化、三维可视化手段,有利于实现三维工艺设计与检验,

保证了弹性元件具有较高的尺寸、形位精度和产品的均一性。为此,就要对关键制造工序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处于市场*地位的称重传感器制造企业的经验是:对关键制造工序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首先将对称重传感器质量影响大的要害制造工序自动化、智能化。其次是将具有独立操作和控制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工序,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管理下,实现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处理。通过多媒体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工艺信息表达,例如实时显示各工艺流程生产状况、质量状况(如电阻应变计固化、后固化控温情况;零点温度、灵敏度温度补偿成功率;性能测试与检定合格率等),以便对产品质量和流程运行进行控制和管理。

2. 称重传感器技术体系和制造工艺支撑体系的发展趋势

称重传感器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形成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体系的标准是:

(1)统一的产品研制流程

在称重传感器总体结构与工艺流程设计中,既要吸收国内外实践流程设计,又必须具有本公司的特点。(2)统一的标准规范

建立本企业称重传感器数字化研制标准规范,覆盖设计、制造、工艺、检测平台建设等方面。

(3)统一的基础工艺

称重传感器因用途不同,其弹性元件结构各异,利用的应力也不同,但其基础制造工艺是基本相同的。必须制定共性的、科学合理的、可重复的生产工艺流程。

(4)统一的基础数据库

建立称重传感器用电阻应变计、应变粘接剂、电路补偿原材料、元器件库,通用标准件库、原材料库、元器件库等基础共性数据库,录用实际数据。

(5)统一的软件工具

称重传感器结构与工艺的三维设计,全部采用企业统一的设计工具,以提升设计效率。但需要解决:

① 产品三维标注方法;

② 二维图样信息向三维模型信息转换技术;

③ 建立有效建模及标注方法,使三维数字样件成为产品设计、制造的依据。

3. 质量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改变原有称重传感器设计制造的组织模式和质量管理方式,建立符合数字化设计制造的规章制度,以三维数字样件及产品为核心,将设计、工艺、检验融为一体,通过实践尽快形成一系列数字化设计制造模式下的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

称重传感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仪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仪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5267989561

加盟热线: 15267989561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75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