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正常结霜场景:当温湿度试验箱进行 - 10℃以下低温测试时,若试验前箱内残留湿气(如样品带水、开门引入湿空气),或测试样品自身含挥发性水分,湿气接触≤0℃的内胆壁会凝结成霜,此为正常物理现象。符合 GB/T 2423.1-2008 标准的温湿度试验箱,在 - 40℃低温试验后,内胆均匀结霜厚度≤5mm 均属正常,如广皓天台式温湿度试验箱在常规低温测试后,结霜多集中于蒸发器附近,不影响设备核心部件。
异常结霜场景:若结霜集中在门封条处(厚度超 8mm)、传感器探头被霜包裹,或试验过程中霜层快速增厚导致风机卡顿,则属异常。多因温湿度试验箱门封条老化泄漏(如硅橡胶密封条硬化开裂)、除湿系统故障(如分子筛失效),或试验前未对样品进行干燥处理所致,需及时检修设备或优化样品预处理流程。
损坏设备核心部件:霜层融化会产生大量积水,若直接升温,积水可能渗入温湿度试验箱的加热管、电路板及风机轴承,导致短路、部件锈蚀。某企业使用未除霜的温湿度试验箱直接升温,导致加热管烧毁,维修成本超 5000 元,设备停机 7 天。
导致测试数据失真:霜层融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温湿度试验箱升温速率大幅下降(如正常 5℃/min 降至 1℃/min),且箱内温湿度分布不均(偏差超 ±3℃/10% RH),无法满足 IEC 60068-2-1 标准要求。例如测试电子元件低温恢复性能时,不除霜升温会导致元件温度波动超 5℃,误判产品可靠性。
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频繁不除霜升温会加速温湿度试验箱压缩机、电磁阀等部件损耗,使设备平均运行时间(MTBF)从 8000 小时降至 5000 小时以下,增加后期维护频率与成本。
结霜判断与处理手册:包含温湿度试验箱正常 / 异常结霜对比图、除霜操作流程图(如手动除霜步骤、自动除霜功能设置方法),及不同低温区间(-10℃/-25℃/-40℃)的除霜时长建议。
设备维护资料:涵盖温湿度试验箱门封条更换教程、除湿系统保养指南(如分子筛再生方法),及结霜相关故障排查表(如传感器除霜步骤、风机清理流程)。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客服热线: 15024464426
加盟热线: 15024464426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