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流程:
公司产品仅用于科研接受订单及样品——RNA提取——RNA质量检测——样品cDNA合成——定量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交付——售后服务。
产品名称 | 规格 | 货号 |
柱式植物DNA提取试剂盒(柱式植物DNAout) | 50次 | YS-P013230 |
PCR反应鉴定——PCR反应条件:
循环步骤 | 温度 | 时间 | 循环数 |
预变性 | 94℃ | 5 min | 1 |
变性 | 94℃ | 10 sec | 30-40 |
退火 | 50-65℃ | 20 sec | 30-40 |
延伸 | 72℃ | 30 sec/kb | 30-40 |
终延伸 | 72℃ | 5 min | 1 |
组成及试剂配制:
1、酶标板:一块(96孔)
2、 标准品(冻干品): 2瓶,请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每瓶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0.5ml,盖好后室温静置大约10分钟,同时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200 U/L,然后做系列倍比稀释(注:不要直接在板中进行倍比稀释),分别配制成200 U/L,100 U/L,50 U/L,25 U/L,12.5 U/L,6.25 U/L,3.12 U/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空白孔 0 U/L。如配制100 U/L标准品:取0.3ml (不要少于0.3ml )200 U/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有0.3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
3、 样品稀释液:1×20ml。
4、 检测稀释液A:1×10ml。
5、 检测稀释液B:1×10ml。
PCR反应的特异性决定因素为:
①引物与模板DNA特异正确的结合;
②碱基配对原则;
③Taq DNA聚合酶合成反应的忠实性;
④靶基因的特异性与保守性。
其中引物与模板的正确结合是关键。引物与模板的结合及引物链的延伸是遵循碱基配对原则的。聚合酶合成反应的忠实性及Taq DNA聚合酶耐高温性,使反应中模板与引物的结合(复性)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结合的特异性大大增加,被扩增的靶基因片段也就能保持很高的正确度。再通过选择特异性和保守性高的靶基因区,其特异性程度就更高。
(2) 灵敏度高
PCR产物的生成量是以指数方式增加的,能将皮克(pg=10-12g)量级的起始待测模板扩增到微克(ug=10-6g)水平。能从100万个细胞中检出一个靶细胞;在病毒的检测中,PCR的灵敏度可达3个RFU(空斑形成单位);在细菌学中zui小检出率为3个细菌。
(3) 简便、快速
PCR反应用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一次性地将反应液加好后,即在DNA扩增液和水浴锅上进行变性-退火-延伸反应,一般在2~4 小时完成扩增反应。扩增产物一般用电泳分析,不一定要用同位素,无放射性污染、易推广。
(4) 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
不需要分离病毒或细菌及培养细胞,DNA 粗制品及总RNA均可作为扩增模板。可直接用临床标本如血液、体腔液、洗嗽液、毛发、细胞、活PCR技术概论。
人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抗体(ANGⅡR1-Ab) 尼美舒利自噬相关蛋白18抗体
人血管紧张素II受体2(ANGⅡR2) 硝酸咪康唑自噬相关蛋白4A抗体
人血管生成素4(ANGPT4) 硝酸咪康唑(标准品)载脂蛋白A4抗体
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1(ANGPTL1) 硫酸小诺霉素/硫酸小诺米星/硫酸沙加霉素12脂氧合酶抗体
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 小诺霉素(标准品)血管紧张素III抗体
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 MUG;4-甲基伞型酮-beta-D-葡糖苷酸腺苷酸环化酶3抗体
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 米诺地尔血管动蛋白抗体
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PTL6) 米诺地尔(标准品)腺病早期E1A蛋白抗体
人血管生成素受体Tie1(ANG-R-Tie1)米诺地尔(硫酸盐)敏乐啶磷酸化活化复制因子2抗体
人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ANG-R-Tie2)米诺地尔(硫酸盐)敏乐啶(标准品)磷酸化活化复制因子2抗体
人髓鞘相关糖蛋白(MAG) (标准品)磷酸化失调症蛋白1抗体
人脑多巴神经营养因子(CDNF) 锚蛋白重复结构域蛋白17抗体
人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 (进分)胞质乙脱氢酶1抗体
人钙调宁蛋白(CNN1)咪唑司汀ADP核糖基化样因子ARL3抗体
人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nti-AChR)吗替麦考酚酯/霉酚酸酯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1抗体
人接触蛋白相关蛋白样蛋白2(CNTNAP2)吗替麦考酚酯/霉酚酸酯(标准品)癌增强蛋白2抗体
柱式植物DNA提取试剂盒(柱式植物DNAout)AMPK alpha 2 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抗体二甲氧烷 分析标准品,≥99.8% (GC)
AMPK beta 1 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β1抗体烯酸 N,N-二乙基氨基乙酯 95%
phospho-AMPK beta 1(Ser108) 磷酸化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β1抗体1,3-二羟基酮,二聚体 97%
phospho-AMPK beta 1(Ser182) 磷酸化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β1抗体2,2-二羟基偶氮苯 97%
Amylin 糖尿病相关肽/胰岛淀粉样肽抗体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 98%
beta-Amyloid 1-42(CT) β淀粉样肽1-42 (C端)抗体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 分析标准品,98%
beta-Amyloid(1-16) (human) β淀粉样肽(1-16)抗体(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分析标准品
beta-Amyloid(1-16) β淀粉样肽(1-16)抗体(小鼠、大鼠)2,4-二氯苯氧乙酸 分析标准品
反应五要素:
参加PCR反应的物质主要有五种即引物、酶、dNTP、模板和Mg2+
引物: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DNA序列, 就能按其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利用PCR就可将模板DNA在体外大量扩增。设计引物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引物长度: 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
②引物扩增跨度: 以200-500bp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长至10kb的片段。
③引物碱基: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G+C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ATGC最好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
④避免引物内部出现二级结构,避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是3'端的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产生非特异的扩增条带。
⑤引物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要求配对,以避免因末端碱基不配对而导致PCR失败。
⑥引物中有或能加上合适的酶切位点, 被扩增的靶序列最好有适宜的酶切位点, 这对酶切分析或分子克隆很有好处。
⑦引物的特异性:引物应与核酸序列数据库的其它序列无明显同源性。
引物量:每条引物的浓度0.1~1umol或10~100pmol,以引物量产生所需要的结果为好,引物浓度偏高会引起错配和非特异性扩增,且可增加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