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PLC模块代理商 6ES7321-1FH00-0AA0 西门子PLC模块代理商 6ES7321-1FH00-0AA0
SIEMENS酉蔓电气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西门子*一级代理商)产品销售23个省、5个自治区、全国各大地区
酉蔓电气经营西门子*现货PLC;S7-200S7-300 S7-400 S7-1200 s7-1500 触摸屏,变频器,6FC,6SNS120 V10 V60 V80伺服数控备件:*电机(1LA7、1LG4、1LA9、1LE1),国产电机(1LG0,1LE0)大型电机(1LA8,1LA4,1PQ8)伺服电机(1PH,1PM,1FT,1FK,1FS)西门子保内*产品‘质保一年。一年内因产品质量问题免费更换新产品;
西门子与宝钢的合作自1979年开始并延续至今。
对于西门子的缜密和原则性,吴玉华一直印象深刻。宝钢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供应商的合同报价书就有好几百页。而在所有外资公司当中,西门子的合同版本是复杂,也是为严谨的。
在工程建设紧张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员忙碌在宝钢的各大工地。但据吴玉华介绍,一些大的跨国企业认为中国还是个落后国家,派到宝钢的多半是技术水平中等偏下的工人。“但是西门子很早就预见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所以派了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宝钢做安装调试和生产指导。”他说。
可以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门子对宝钢实现高度的生产自动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宝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戴志浩曾经表示,“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西门子的贡献就没有宝钢的发展,这种说法也不为过。”与此同时,正是因为在这一项目中取得的良好声誉,西门子才在中国钢铁行业占据了地位。哪里有卖 要多少钱 哪里有 哪里能买到 要在哪里买 在哪里有卖的 价格,参数,型号,哪家便宜,比较便宜,哪里有,销售,订货号,多少钱?哪家价格好? 厂家,性能,优点,包装,用途,售后服务!哪里有卖 代理商 总代理商
1990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吴玉华终生难忘。这一年他进入德国济根大学攻读经济和法律专业。有一天他开着车在杜伊斯堡的郊外突然熄火抛锚了。当时已经晚上9点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吴玉华刚到德国不久又没有什么朋友。就在他陷入一片绝望之时,路边突然停下一辆车,一个德国人走过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了解情况后,他二话不说,马上去附近6公里处的加油站买来5加仑汽油,还帮忙加好油,确保车子能够重新启动。吴玉华被这个陌生人的善举深深感动,他再三感谢,想要付油钱给对方,但却被拒绝。这个德国人说:“中国人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不收你的钱。” 说完他便起身离开。
后来吴玉华多次和西门子的工程师分享了这个故事。他感触颇深地说道:“其实车子在深夜抛锚并不用太担心,真正让人担心的是抛锚后没有人来急救。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不久,对*市场了解不全面,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而西门子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正是在关键时刻扮演了这个热心的德国人的角色!”
与时间赛跑的战役
2004年,西门子获得订单,为宝钢的热轧和冷连轧产线的现代化工程提供过程自动化系统。
过去四十年间,宝钢与西门子的合作经历了从局部到全面,从磨合到信任,从技术支持到价值创造的发展历程。
对于西门子而言,1999年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西门子中国的本地团队真正踏上了与宝钢全面合作的历史舞台。
在此之前,宝钢已经与西门子德国总部建立了深厚的互信。自1994年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公司的本地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团队羽翼渐丰,希望通过具有性意义的宝钢项目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机会终于出现在了千禧年到来前夕。
当时宝钢计划对其1988年投产的2030mm 冷轧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利用无头轧制工艺生产汽车用钢板。对于将这个关键项目交给初出茅庐的西门子中国团队,宝钢格外谨慎。
1995年离开北京钢铁设计院加入西门子的秦政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他还记得当时双方进行技术交流时,宝钢的专家团坐了满满一屋子,他们个个神色严肃,各种尖锐的问题接踵而来,目的就是想考察西门子中国团队的技术能力。好在秦政和同事们准备充分,应对自如,终于拿下了项目,总算松了一口气。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根据宝钢的安排,冷轧线在1999年12月20日至2000年1月10日期间停产改造,这样如果操作系统因为“千年虫”问题发生紊乱,还有时间修复。但原计划12月27日就该结束的机械拆装进度缓慢,直到1月1日才完成。这使得西门子进行电气化系统改造的工期变得紧张起来。雪上加霜的是,到了元旦这天,之前引发各种忧虑的“千年虫”问题并没有发生,于是为了抢时间增效益,宝钢管理层要求冷轧线1月5日就要恢复生产,这意味着留给西门子的时间只剩下短短四天。
尽管这一要求十分苛刻,但从大局和长远考虑,西门子方面还是同意配合。于是秦政和四位同伴便开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艰苦战役。他们争分夺秒地进行调试,饿了就扒几口饭,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在现场搭两个椅子小睡一会儿,醒来就接着调试。就这样,他们连续四天没出车间,终于按期交付了。
经此一役,宝钢对西门子中国团队刮目相看,赞赏他们不仅“技术过硬”、“战斗力强”,而且“更能适应中国国情”。双方也由此迈进了本地化密切合作的新阶段。
回想起参与宝钢项目的十多年经历,秦政深的印象便是宝钢技术要求高,考虑周全,“与宝钢合作的项目往往要比平常至少多花一倍的精力”。“但这对我们中国团队的成长却是*的促进!也正是因为在宝钢的应用,我们的*技术才成为了钢铁行业的*。”他说。
在秦政看来,西门子和宝钢有许多相似之处:“追求质量和创新”,“行业趋势”,“着眼于未来”。正是这些共同点让这对心意相通的伙伴携手并肩,迈向未来。
(秦政于1995年加入西门子,目前就职于西门子中国过程工业与驱动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