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OP-66844变频器质保一年
一)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制要求
详细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及工作特点,了解被控对象机、电、液之间的配合,提出被控对象对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拟定设计任务书。
(二)确定输入/输出设备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全部输入设备(如:按纽、位置开关、转换开关及各种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及其它执行器等),从而确定与PLC有关的输入/输出设备,以确定PLC的I/O点数。
(三)选择PLC
PLC选择包括对PLC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等的选择,详见本章第二节。
(四)分配I/O点并设计PLC外围硬件线路
1.分配I/O点
画出PLC的I/O点与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图或对应关系表,该部分也可在第2步中进行。
2.设计PLC外围硬件线路
画出系统其它部分的电气线路图,包括主电路和未进入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电路等。
由PLC的I/O连接图和PLC外围电气线路图组成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到此为止系统的硬件电气线路已经确定。
(五)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来设计PLC程序。程序要以满足系统控制要求为主线,逐一编写实现各控制功能或各子任务的程序,逐步完善系统指定的功能。除此之外,程序通常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初始化程序。在PLC上电后,一般都要做一些初始化的操作,为启动作必要的准备,避免系统发生误动作。初始化程序的主要内容有:对某些数据区、计数器等进行清零,对某些数据区所需数据进行恢复,对某些继电器进行置位或复位,对某些初始状态进行显示等等。
2)检测、故障诊断和显示等程序。这些程序相对独立,一般在程序设计基本完成时再添加。
3)保护和连锁程序。保护和连锁是程序中的部分,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它可以避免由于非法操作而引起的控制逻辑混乱。
模块OP-66844变频器质保一年
LV-N11MN | FU-31 |
FS-N41N | PZ-G62N |
IV-G500MA | OP-96436 |
N-R2 | PZ-B41 |
GT2-H32 | EV-108M |
LR-ZB100P | EV-112M |
FU-15 | LR-W500 |
FS-N40 | KV-N60AT |
FS-MC8N | IL-1000 |
ES-X38 | OP-87059 |
LJ-G080 | LJ-G030 |
LJ-G5001 | LJ-G5001P |
LJ-GC5 | EV-118MC |
LJ-H1W | EV-112MC |
OP-66844 | FS-N11P |
OP-96368 | SL-V44H |
质保一年能源转型正经历多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