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HID是利用氦中稳定的,低功率脉冲放电作电离源,使被测组分电离产生信号。PDHID是非放射性检测器,对所有物质均有高灵敏度的正响应。
- 脉冲放电间隔和功率 PDHID中放电电极距离为1.6mm,改变充电时间可改变经过初级线圈的放电功率。充电时间越长、功率越大。一般脉冲间隔为200-300μs,充电时间在40-45μs,基流和响应值达*。因放电时间仅为1μs,而脉冲周期达几百微秒,绝大部分时间放电电极是空载。所以放电区不会过热。
- 偏电压 在放电区相邻的电极上加一恒定的负偏电压。响应值随偏电压的增加而急剧增大,很快即达饱和。在饱和区响应值基本不随偏电压而改变。PDHID在饱和区内工作,噪声较低。基流与偏电压的关系同响应值与偏电压。
- 通过放电区的氦流速 氦通过放电区有两个目的:a保持放电区的洁净,以便氦被激发;b它作为尾吹气加入,以减少被测组分在检测器的滞留时间。只是它和传统的尾吹气加入方向相反。池体积为113ul,对峰宽为5s的色谱峰,要求氦流速为6.8-13.6ml/min,如果峰宽窄至1s,流速应提高到34-68ml/min,以保持被测组分在检测器的滞留时间短至该峰宽的10%-20%。
- 电离方式和性能特征 PDHID的电离方式尚不十分明朗,综合文献叙述,电离过程有三部分组成:a氦中放电发射出13.5-17.7eV的连续辐射光进行光电离;b被高压脉冲加速的电子直接电离组分AB,产生信号,或直接电离载气和杂质产生基流;c亚稳态氦与组分反应电离产生信号,或与杂质反应电离产生基流。.
e + AB→AB++ 2e
e + He→He**→ He*+ hν
He*+ AB→AB++ e +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