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检测仪器仪表“火眼金睛” 优质奶有保障

仪表深度 2020年09月21日 14:43:23来源:仪表网 72050
摘要牛奶,含钙、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等丰富营养。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日常每天摄入奶和奶制品 300g。

  【仪表网 仪表深度】牛奶,含钙、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等丰富营养。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日常每天摄入奶和奶制品 300g。疫情期间,卫健委发布的“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中,也提到要保证各类人群奶类的摄入,每天 300g 奶及奶制品,以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因此,保障其品质较为重要。
 
 
  此外,小编了解到,近日《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20年)》在京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307万吨,其中牛奶产量3201万吨,比2018年增加127万吨,增长4.1%,增长幅度创阶段性新高。同时,消费者对国产优质奶的信心在逐渐恢复,这其中,少不了检测仪器仪表的帮忙,来检测品质,恢复消费者信心。
 
  不断抽检 奶制品质量有保障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牛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饮品。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加几片面包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营养早餐的标配。作为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等多种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都是人体必须且容易吸收的成分,因此牛奶又被称为“白色血液”。
 
  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开始开展生乳质量安全防控技术的研究,从2014年开始持续跟踪监测应用牧场的生乳质量。结果表明,生乳中菌落总数、体细胞数及黄曲霉毒素含量逐年下降,2019年菌落总数为9.9万CFU/mL,体细胞数为27.5万个/mL,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01μg/kg,达到欧美标准。
 
  另外,数据表明,我国乳品质量持续提升,抽检合格率维持较高水平。2017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三聚氰胺等重点监控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100%,乳制品抽检合格率99.2%。其中,我国自2016年启动婴幼儿配方奶粉“月月抽检计划”,覆盖国内所有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99.5%,2019年乳制品中合格产品7.24万批次,不合格产品0.02万批次,合格比例99.8%,且连续五年在99%以上。乳制品合格率高于食品合格率平均水平,且是抽检合格率高的一类食品,不断抽检,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奶制品生产 杀菌不可少
 
  你知道吗?没有经过加工的生鲜牛奶中藏有近100种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弧形杆菌、布鲁氏菌等,人感染后会产生呕吐、腹泻、腹痛、发烧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这些未经消毒的生牛奶除了携带有繁殖性的细菌外,还可能带有一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小编不建议大家直接饮用生奶,可以看出,在生产奶制品时,杀菌不可少。
 
  目前,应用于牛奶杀菌的杀菌设备主要有两种,超高温瞬时杀菌设备和巴氏杀菌设备。超高温瞬时杀菌是将牛奶加热到120 ℃以上,持续几秒后迅速冷却至室温的一种杀菌工艺,它能有效杀死牛奶内的微生物和芽孢,同时保留牛奶内大部分营养物质。
 
  超高温杀菌设备具有温度控制准确、杀菌时间短、杀菌等优势,经过超高温杀菌的牛奶保质期可达3个月及以上。巴氏杀菌技术则是近两年在乳制品产业备受青睐的杀菌工艺,它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或将牛奶加热到75℃-90℃,持续15-16秒来对牛奶进行杀菌。超高温杀菌设备、巴氏杀菌设备的成熟和应用,让牛奶的质量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检测仪器仪表 保障牛奶品质
 
  上面,小编已经提到过,奶制品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进行杀菌的话,会有许多的致病菌,在奶制品的成产过程中,可以利用动奶牛乳品生产性能测定仪、牛奶冰点仪、乳品奶粉残氧检测分析仪、液态奶包装袋耐内压测试仪、牛奶体细胞计数仪、牛奶分析仪等仪器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检测,保障奶制品品质。
 
  那么,我们要如何知道,市场上的奶制品是合格的呢,这时,也看我们的检测仪器仪表。
 
  对于奶制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其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分离培养法、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检测方法等。此外,将多种方法交叉联用起来的检测技术,也为致病菌的准确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另外,在检测市场上的奶制品是否涵盖有害物质,有传统微生物检测法、免疫检测法、理化检测法、TTC法等,理化检测方法是利用相关的仪器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现已成为奶制品及各种食品主要的检测方法,一般可以用到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食物重金属检测仪、农药残留检测仪、菌落计数器等仪器设备。
 
  后,我们要知道,奶制品是为人们买回去补充营养的。因此,千万不要为了些许的利益,也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这样也会使得消费者对产品失去信心,生产出合格的奶制品是必须要做到的。不合格的产品,检测仪器仪表“火眼金睛”,保障其品质。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