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热计量改革 智能热量表“上岗”
供热计量改革之路
供热计量是以集中供热或区域供热为前提,以适应用户热舒适需求、增强用户节能意识、保障供热和用热双方利益为目的,通过一定的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实现按户计量和收费。
一直以来,我国供热计价多采用取暖面积收费的方式,这种“包费制”的供暖方式存在许多弊端,既不方便用户,也浪费了大量的能源。随着能源紧缺问题逐渐显著,我国开始建立供热计量收费体系。
从1999年《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把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纳入规定,热量表逐渐“上岗”;到2003年原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停止福利供热,实行用热商品化、货币化来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的办法,提高节能积极性,全国十几个省、数十座城市的供热改革浪潮滚滚而来,为热量表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契机。
2007年,则迈向以供热计量改革为中心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提倡“用多少热、交多少费”。“包费制”逐渐退出市场。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规范供热计量标准,北方各个供暖地区在政策制度、技术规程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法规。并且,针对供热计量相关器材,出台相应文件,多措并举助推供热计量产业发展。
供热计量改革有何意义?
从国家方面考虑,其可促进节能减排。实行按热计量收费,调动了用户行为节能的积极性,提高了全社会对建筑节能的意识,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从人民方面考虑,其改善用热舒适度,通过节能还可减少热费支出。实行按热计量收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居住生活的不同空间在不同时间段设定不同的温度,使热量得到较有效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既可以满足个性化用热需求,又能通过节能减少热费支出。
因此,我国在供热计量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深化。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多项供热计量相关法规或政策,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持续深化供热计量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而智能热量表作为落实供热计量收费的关键仪表,将随着国内供热计量改革的深化实施保持稳定发展,你对热量表知道多少呢?
热量表知多少?
热量表是用于测量、计算及显示水流经过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热量值的仪表。热量表按流量传感器测量原理主要分为机械式、电磁式和超声波式三类,其中电磁式和超声波式热量表属于智能热量表范畴,它由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热能积算仪三部分组成。
热量表进入中国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与手机传入中国的时间相差无几。1992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中国秘书处翻译出版了OTML-R75国际建议《热能表》(热能表是热量表早期叫法)。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热量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998年至2002年,第一个阶段中国热量表奠定了自己的技术基础、2003年至2007年,第二个阶段中国热量表在走向市场及应用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考验、2008年至2012年,第三个阶段中国热量表在迅速的发展中,进一步发现了问题,也逐渐明确了方向;
2013年至2017年,第四个阶段向智能化、网络化,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发展、如今,随着人工智能、NB-IOT和物联网等新兴事物的进入,2018年以来,热量表迈入了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供热计量路很长 热量表发展蓬勃
我国一直是能源消耗大国,科学合理的解决社会经济增长较快与能源利用率较低的矛盾,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城市供热系统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装供热计量装置收费并鼓励用户节约能源,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受益于供热面积的增长,我国对热量表的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热量表行业市场规模达57.5亿元。而长期来看,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根本上保障了热量表的长久稳定发展。
物联网、大数据的兴起,为智慧热网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但随着供热计量改革的普及和深化,也对热计量仪表企业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不难看出,供热计量的道路还很长,其相关表计热量表也随之发展,前景可期。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 信息化时代 电子测量仪器需求持续增长
- 数字经济时代,传感器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 2020年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1%
- 科学仪器为动车“体检” 除患防疫为春运护航
- 我国测试设备市场规模大 企业高端市场竞争力弱
- 宁水集团拟至多3000万回购股份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河南计量院申请国家气体传感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工作纪实
2020年11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专家在河南计量院[详细]
2020年国家联盟仪表评价工作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如何让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表具计量更精准?如何推动流量仪[详细]
甘肃省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学会成立大会召开
2020年11月29日,甘肃省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详细]
中科院光电所开展前沿基础和科学仪器工作研讨会
日前,中科院光电所在学术报告厅开展前沿基础和科学仪器工作[详细]
专访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牟德利
2020年11月17日-18日,“第十五届中国城镇水务国际研讨[详细]
专访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总监苏宇刚
2020年11月17日-18日,“第十五届中国城镇水务国际研讨[详细]
专访宁波市精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光冬
2020年11月17日-18日,“第十五届中国城镇水务国际研讨[详细]
专访天津市迅尔仪表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工程师张倩
2020年11月17日-18日,“第十五届中国城镇水务国际研讨[详细]
我要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