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领”:白志英的时尚色谱
- 2009年06月17日 08:45 信息来源:
仪表网
浏览次数:780次
“灰领”(Gray-collar)一词产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晚期的美国,原指负责维修机械、电器、上下水道的技术工人,他们多穿灰色的制服工作,因而得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灰领”的内涵和外延注入了全新的时代气息。现代“灰领”是指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新兴技能人才。他们是有独立智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他们能把传统的技能和新兴的技术很好地相结合,并创造出新的东西。白志英就是这样一位“灰领”,一位劳模“灰领”。
在天津石化化工部,总有一个矮小的身影穿梭于化验室与办公室之间,她忙碌着却总是微笑着:与分析工和班长交接夜班情况;对20台色谱仪“望、闻、问、切”;对钢瓶、管线试漏;解决夜班分析工发现的仪器问题,并在早上9点早班职工取样回来以前,解决所有仪器问题。做完这些,她会不时地指导各工作站的操作,把晦涩难懂的英文使用说明转变成简单明白的操作步骤教给分析工……这个浑身洋溢着热情和快乐的女人就是白志英,天津石化化工部质检车间的一名技术员、工程师,也是今年新当选的天津市市级劳模。
33岁的白志英把自己比作一粒“活棋子”,给自己制定了“哪里需要,哪里有我;无处不在,无事不妥”的工作目标,用心坚守着分析化验这块阵地。在采访中,车间领导对白志英赞不绝口,对她的技术水平更是称赞有加:“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小白出马,我们就放心。”
1997年,白志英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工分析专业,毕业后一直担任质检车间技术员,十余年来扎根一线,默默奉献,先后在DMT装置、PTA装置和PX装置化验室从事分析技术工作,成为一名掌握全厂各类装置分析化验技术的行家里手。1998年,年仅22岁的白志英担起了20万吨聚酯项目化验室建设的重任,负责PTA装置化验分析技术工作,终实现分析与装置同步开车成功。随后,她又承担了UOP-744方法科研攻关项目,降低了在多种型号色谱仪上分析同一样品的误差,弥补了国外公司的技术不足,总结出具有公司独立知识产权的分析方法,获得了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兄弟企业色谱分析提供了宝贵经验。2008年夏天,白志英来到上海浦东研究院,代表天津石化参加了中石化色谱分析行业标准的试验和建立。
熟悉的人这样评价白志英——爱岗敬业,善于钻研。针对分析仪器运转周期长,故障频繁等问题,她不断摸索,攻克难题,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主动维护检修”方法。作为TPM活动试点小组组长,她带领全组成员通过公司阶段性验收。十几年来,白志英对操作人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岗位管理水平和操作人员技能,培训课件被作为部内公开课推广。在她的培训指导下,分析化验工的操作水平大幅提升,减少了重复做样,从而减少了样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分析人员的人身伤害,同时也延长了色谱柱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白志英先后获得了天津石化芳烃部“十佳青年”、职工标兵、天津石化20万吨聚酯“开车标兵”、天津石化青年岗位能手,公司先进个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在工作中,白志英的脸上总挂着欣慰的笑容。而在家里,白志英的脸上更多的是歉意。孩子是每一位母亲难以放下的责任,白志英却经常因为深夜去单位解决故障,而把还没上学的女儿独自锁在家里。从小就独立的女儿现在是二年级的班长,很懂事,从未埋怨过妈妈,这也成了白志英心里一丝丝温柔的痛。
与白志英交谈,听得多的就是“色谱”。她在分析领域所取得的技术成就,也让“灰领”成为了白志英的时尚色谱。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④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