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显恒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暂无信息 |
阅读:12发布时间:2024-12-11
覃玉英1 王红峰2 曾江凤2
(1 柳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45100;2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柳州 545100)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021-02
【摘要】 目的 为了解我市动物性水产品受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方法 通过采用副溶血性弧菌的国标检验方法对抽样监测的288份动物性水产品进行检测。结果 288份样品中共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22份,检出率为42.36%。结论 通过抽样检测发现我市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比较高,应加强对此类产品检验监管力度,提示市民不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要吃煮透动物性水产品。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动物性水产品 分析
副溶血性弧菌(Vibio parahemolyticus)是1950年从日本一次暴发性食物中毒中分离发现,为一种嗜盐弧菌(halophilic vibrio),此菌广泛分布于海水、海底泥沙、浮游生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及腌制食品中。由于食用直接或间接被本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浅表创伤感染、败血病等,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1],目前食物中毒已经成为主要的突发公共事件之一[2],为了预防和减少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了解我市动物性水产品卫生质量情况,本中心对我市超市、农贸市场及各大酒店的动物性水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并对检测情况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分别在本市超市、农贸市场和酒店采集8类动物性水产品即马鲛鱼、牙带鱼、三文鱼、青鱼、带鱼、鲈鱼、海虾、鲫鱼;超市、农贸市场和酒店每个点采集上述各类别各12份,共采集288份。
1.2 培养基和试剂:3%AP胨水(批号:080606)、TCBS琼脂(批号:080608)及3%NaCl三糖铁琼脂批号080530)购自北京陆桥技术有限公司;科玛嘉弧菌显色琼脂(郑州博赛,批号930);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管(广东环凯,批号);(郑州安图,批号090628);API20E生化鉴定试剂盒购于法国梅里埃公司;诊断血清(兰州,批号);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检测依据:GB/T 4789.7-200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3]。
1.4 参考标准菌种:(ATCC33847)
1.5 仪器设备: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生产的BPX-272型恒温培养箱、重庆奥浦光学仪器厂生产的UB102i生物显微镜、上海力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Fsafc-1200。
1.6检测方法: 参照GB/T 4789.7-2008,取样品25g于225ml3%碱性蛋白胨水中,均质制成1:10 样品液,置于36℃恒温培养箱18h;取增菌液接种于科玛嘉弧菌显色平板、置36℃恒温培养箱22h,观察菌落特征,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纯培养、初步生化鉴定,氧化酶试验阳性,涂片染色形态为革兰阴性弧状或棒状、卵圆状等多形态,无芽孢。挑取纯培养 单个菌落进行嗜盐性试验即分别接种于0%、7%、10%的氯化钠胰胨水,置于 36℃培养24h,副溶血性弧菌在无盐和10%盐的胨水中不生长,在7%盐的胨水中生长良好。菌落特征和初步生化结果符合副溶血性弧菌特征,进一步用API20E生化鉴定试剂盒进行鉴定及血清学诊断。
1.7操作注意:样品制备温度不要太高,动物性水产品取肠、鳃或表面组织,增菌后划平板要避开增菌液的膜和杂质,要在操作,要有生物安全记录,要作阳性、阴性(其它弧菌)、空白对照,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的样品要作无害化处理。
2 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情况 288份动物性水产品中共检出122份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42.36%。122份阳性样品中20份为马鲛鱼、4份牙带鱼、1份三文鱼、17份青鱼、11份带鱼、30分鲈鱼、21份海虾、15份鲫鱼,各类样品检出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本次抽样监测我市动物性水产品中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42.36%,与我国华东沿海地区海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平均为45%~48%[4];国内有关报道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38. 44%。本次共监测8类288份鲜冻海产品,分布在超市、农贸市场和酒店,超市、农贸市场和酒店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率无显著性差异(χ2= 8.05 P>0.05),而各类样品的检出率各有差异,除了牙带鱼、三文鱼检出率相对较低之外,其他其他几类检出率都比较高。本次抽样监测样品量及覆盖面虽然有限,但也说明,目前我市市场上出售的动物性水产品中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比较普遍,必须引起重视。动物性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在一年四季均能检出,但在夏秋季检出率,江海洋等[5]对连云港市贝类产品不同季节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研究表明,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7—9月的几何平均浓度达到94.23 MPN /100 g。罗学辉等[6]提出我国沿海地区居民常有生食或半生食贝类、甲壳类海产品的习惯,如果贮藏时间和温度不当导致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大量繁殖。近年来我市开始流行吃海产品,也吃生鱼、生虾等动物性水产品。将会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应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注意个人卫生,不生吃、不吃未煮透的不洁净的食物,是防止病从口入的一项有效措施。加强对市售动物性水产品的监测,规范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卫生条件。同时有针对性指导消费者在储存、制作动物性水产品过程中避免污染副溶血性弧菌。为保障市民健康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何连生等.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生物学诊断的研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16(5).
[2] 戴晓爱.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 浙江预防医学 2009,21(10),5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 GB/T 4789.7-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1-01.
[4] 丁秀萍,秦树明,代静林,等. 2005~2006年秦皇岛市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污染状况调查[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 (6).
[5] 江海洋,李磊,莫宝庆,等. 连云港市食用贝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职业与健康, 2008, 24, (20).
[6] 罗学辉,张一,何水渊,等. 肉类和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监测结果 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 (10).
购买UB102i系列显微镜请联系澳浦光电北京总代理北京中显: 霍刚
仪表网 设计制作,未经允许翻录必究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请输入你感兴趣的产品
请简单描述您的需求
请选择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