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卡氏肺孢子虫病实验室诊断与结果分析

时间:2012/9/27阅读:494
分享:

肺孢子虫病(pneumocystosis)是由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is carinii)引起的肺脏机会感染性原虫病。该病多发生在体弱儿童和免疫缺陷者。随着器官移植、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等免疫抑制药的广泛使用,尤其近年来艾滋病蔓延,使本病发病率明显提高,并成为艾滋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病因学]  肺孢子虫为原虫,有包囊和滋养体。包囊从呼吸道进入肺脏,黏附在人体肺泡上皮细胞表面寄生。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引起肺泡上皮细胞炎症,肺泡壁明显增厚,大量泡沫样炎性渗出液和成团的肺孢子虫充满肺泡、甚至细小支气管,阻碍肺部气体交换,导致呼吸衰竭。肺孢子虫病通常于肺脏。
 
    [实验室诊断]
    特异性检查
    (1)分泌物涂片检查。
    (2)血清学检查。
    (3)分子生物学诊断。
 
    [结果分析与判断]
    1.分泌物涂片检查  收集痰液或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染色后光学显微镜检查;也可用10mol/LNaOH处理,再涂片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目前有多种染色方法可供选择:*银染法,可见包囊壁呈棕褐色,并有特征性括弧样结构,该法敏感性可达50%一60%;甲胺蓝染色法、革—魏染色法都可用于查找包囊,但也可使真菌着色,从而导致与真菌混淆;姬姆萨、*染色法均可用于检查滋养体及包囊。近年来,藻红B染色、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检出率。必要时也可进行经皮穿刺肺活体组织学检查、*肺活体组织学检查或开胸肺活体组织学检查,这些方法虽可靠,但损伤大。
    2.血清学检查  常用方法为IFA、ELISA或补体结合试验。但由于大多数正常人都曾有过肺孢子虫隐性感染,血清中都有特异性抗体存在,故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一般不用于肺孢子虫病的诊断。
    3.分子生物学诊断  以卡氏肺孢子虫的DNA 片段作为探针,对检测标本中卡氏肺孢子虫进行分子杂交检测。也可利用卡氏肺孢子虫DNA序列,设计核苷酸序列特异性引物,对卡氏肺孢子虫DNA进行体外扩增,可以大大提高卡氏肺孢子虫检测的灵敏度,并逐渐成为卡氏肺孢子虫病原体检测的重要技术和方法。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