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沪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文章>>案例分析:血液离心后成淡红色的原因何在?
来自扬州大学的郑老师近日:zui近实验室在做小鼠的实验,按照文献上看到的血清、血浆提取操作方法发现有的血液离心后,上层液为淡红色,有的很清凉,但每次采血的方法和步骤都是参考文献的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麻烦贵公司技术人员去指导分析具体原因,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澄清透明的血清?
我公司钱当即技术部人员*时间去解答郑老师的疑问:取血时小鼠是否有挣扎,注射器吸液、放液的速度过快、与抗凝剂的混合手法、抗凝剂的渗透压都可能照成溶血。
与此同时,技术指导ELISA实验血清、血浆样本正确采集方法:检测的样本,及时储存在4℃备用。对于隔天再检测的样本,及时分装后冻存在-20℃备用,有条件的,-70℃冻存备用。标本应避免反复冻融。
1. 血清:
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2. 血浆:
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柠檬酸钠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在我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郑老师成功提取了小鼠血液标本,并对我司技术服务很满意,郑老师在之后的回电中称非常感谢我司的技术人员并期待与我司的下次合作!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