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动态>>原代细胞培养及外源基因导入的实验步骤
原代细胞的传代培养(*天)
1) 显微镜观察母细胞的生长状态,确定传代比例。
为了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必需保证细胞处于合适的生长密度,因此应根据母细胞的生长密度调整传代比例。磷酸钙转染的合适细胞密度为50%-70%,本实验中使用的293细胞长成致密单层后一般按照1:6传代即可。
2) 在酒精灯旁打开培养皿盖,倒去皿中的细胞营养液,加入2mlHank’s液,轻轻摇动,将溶液倒出。
3) 消化与分装。
在培养皿中加入1ml消化液(0.53mMEDTA, 0.05%胰蛋白酶液),37°C静置5分钟左右,显微镜观察,如果细胞变圆且彼此分离表明消化*,此时可加入10ml营养液终止消化,吹打数次,使培养皿壁上的细胞全部脱落下来,并分散形成均匀的细胞悬液。按照传代的比例补加适当体积的营养液,吹打混匀后分装到新的培养皿中。
在分装好的细胞培养皿上做好标记,置于37°C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2. 用磷酸钙介导的外源质粒转染法在293细胞中过量表达TNF-R1(第二天)
1) 显微镜观察待转染细胞的生长状态
a. 观察细胞是否污染
b. 观察培养液颜色的变化
c. 观察细胞的生长密度
2) 转染
a. 用微量移液器在1.5ml离心管中依次加入10μg(1μg /μl, 10μl)质粒DNA(实验组为TNF-R1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对照组为空载体),350μl超纯水,40μlCaCl2(2.5M)溶液,混匀。
b. 在另一1.5ml离心管中加入400μl2×HBS,将A液分三次缓慢加入,每次加入A液后用吹气泡的方法混匀。室温静置5分钟。
c. 将A,B混合液均匀地滴加在待转染的293细胞培养液中,轻轻晃动使混匀。将培养皿置于37°C二氧化碳培养箱中。
3. 凋亡细胞的形态观察,“DNA Ladder”的提取及琼脂糖电泳分析(第三天)
1) 显微镜观察过量表达TNF-R1(实验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的293细胞形态上的差异。
2) 用10ml玻璃吸管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皿中的细胞轻轻吹打下来,收集到15ml离心管中,2000rpm离心5分钟,沉淀用1mlPBS重悬,转移到1.5ml离心管中,2000rpm离心3分钟,去除上清液,加入200μlPBS(0.2mg/ml 蛋白酶 K),重悬细胞,再加入200μlPBS(2%NP40),颠倒混匀,4°C作用30分钟,期间颠倒数次。12,000rpm离心2分钟,吸出上清,加入1ml乙醇,颠倒混匀,-20°C静置10分钟,12,000rpm离心10分钟,沉淀溶于50μl水中,原代细胞加入RNaseA(10mg/ml),37°C静置20分钟。
3) 在DNA溶液中加入10μlDNA上样缓冲液,取出50μl进行2%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凝胶成像仪拍照。
小鼠核因子κB亚基p65亲和肽(NF-κB p65) 白介素31受体aIgG 肠道菌
小鼠黑色素(MC Ab) 白介素2受体γ链IgG 大肠杆菌
小鼠横纹肌辅肌动蛋白α (sm Actinin-α) 白介素2IgG 大肠菌群
小鼠红生成素(EPO) 白介素26IgG 大肠菌群
小鼠环孢素A(CsA) 白介素-22受体IgG 大肠菌群
小鼠环孢素A(CsA) 白介素22受体结合蛋白IgG 肠道菌
小鼠环磷酸鸟苷(cGMP) 白介素-22IgG 大肠杆菌
小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白介素21受体IgG 大肠菌群
小鼠活化蛋白C(APC) 白介素21IgG 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
小鼠活化素A(ACV-A) 白介素20受体β链IgG 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
原代细胞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请输验证码
以上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相关企业负责,仪表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