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原理
1. 离心力的产生:离心机通过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当离心机启动后,电机带动转鼓高速旋转,转鼓内的物质也随之旋转。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旋转的物体具有离心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旋转半径和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方向指向旋转中心的外侧。
2. 分离过程
① 固液分离: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放入离心机转鼓内,随着转鼓高速旋转,固体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转鼓壁方向运动,液体则在固体颗粒之间的空隙中向转鼓中心方向运动。由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受到的离心力较大,会更快地向转鼓壁移动,最终在转鼓壁上形成滤饼,而液体则通过转鼓壁上的滤孔或溢流口排出,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② 液液分离:对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在离心力作用下,两种液体因密度不同产生分层现象,密度较大的液体靠近转鼓壁,密度较小的液体靠近转鼓中心。通过设置不同的排液口,可分别收集两种液体,实现液液分离。
二、基本构造
1. 驱动系统:是离心机的动力来源,主要由电机和转轴组成。电机提供离心的旋转速度,通过皮带将旋转速度传送给转轴,转轴支撑转子铁芯并输出转矩。中国离心机采用最多的驱动方式为双电机结构,此外还有液压驱动方式等。
2. 离心室:用于安放离心机转头的圆柱形空腔,内壁用不锈钢板制成,在离心室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绝热材料的保温层,用以控制离心室温度,确保其在真空、低温下进行高速旋转,防止转头发生爆炸事故伤害人体。
3. 转头:是放置离心管进行离心的部件,分为角度转头、甩平转头、垂直转头等,不同转头的转速和配套使用的离心管容量各不相同。
4. 冷冻系统: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部件组成,作用是将离心室的温度冷却下来,离心机冷却系统分风冷和水冷。安装此类装置的冷冻离心机多应用于医药领域。
5. 真空系统:离心时由于高速旋转,空气流会影响转头平稳,因此需要利用真空泵对离心机进行抽真空。离心真空泵是由离心压缩机发展而来。
6. 操作系统:用于控制离心机的运行参数,如转速、时间、温度等,还具备自动转头识别、多档设置的升速 / 降速控制、程序记忆和储存功能等。
三、分类方式
1. 按分离方式分类
① 过滤式离心机:主要通过离心力将混合液甩向转鼓壁,液体通过转鼓壁上的小孔及内部的滤网流出,固体被滤网截留。
② 沉降式离心机:通过固液体或液液体不同的比重差,使比重较大的物料先沉积在转鼓壁内侧,较轻的物料则在内侧形成液环,达到分离要求后,用撇液装置将内层液体抽出或使其从上部档液板自行溢出。
③ 分离式离心机:用于分离两种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通过离心力使液体分层,再分别排出。
2. 按分离因数分类
① 常速离心机:分离因数一般在 3000 以下,适用于颗粒较大、密度差较大的物料分离。
② 高速离心机:分离因数在 3000-50000 之间,常用于分离颗粒较小、密度差较小的物料。
③ 超高速离心机:分离因数大于 50000,主要用于分离极细颗粒或分子量较大的物质。
3. 按操作方式分类
① 间歇式离心机:其操作是间歇性的,包括进料、分离、卸料等步骤,在一个周期内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周期,适用于处理量较小、物料性质变化较大的情况。
② 连续式离心机:能够连续进料、分离和卸料,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物料性质稳定的场合。
四、应用领域
1. 化工领域:用于各种化工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分离、提纯和浓缩,如染料、颜料、塑料颗粒、橡胶助剂等的生产过程。
2. 医学领域:在临床检验中,用于分离血液、尿液等生物样品中的细胞、蛋白质、核酸等成分,还可用于药品生产中的固液分离、微生物培养后的菌体分离等。
3. 食品加工领域:可用于分离蛋白质、淀粉、果汁、油脂等,如在制糖工业中分离结晶砂糖,在乳制品工业中分离奶油和牛奶,在植物油生产中分离油和渣等。
4. 环保领域:用于污水处理中污泥的脱水,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悬浮物的分离,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5. 资源开发领域:在矿石选别中,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矿物颗粒,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还可用于石油开采中的原油脱水、脱盐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