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上海微系统所研制出触嗅一体智能仿生机械手

仪表研发 2022年01月13日 11:28:09来源: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6438
摘要由地震、滑坡、塌方等掩埋事故造成的视觉感知障碍对受困人员的搜索和定位造成阻碍。

  【仪表网 仪表研发】由地震、滑坡、塌方等掩埋事故造成的视觉感知障碍对受困人员的搜索和定位造成阻碍。为了确保最佳救援时机,提升搜救成功率和生还率,依托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针对极端环境无视觉输入情况下对受困人员的识别与救援需求,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团队受自然界星鼻鼹鼠“触嗅融合”感知启发,将MEMS嗅觉、触觉柔性传感器阵列与多模态机器学习算法融合,构建了仿星鼻鼹鼠触嗅一体智能机械手。得益于硅基MEMS气体传感器(灵敏度超越人类1个数量级)、压力传感器(探测限超越人类1个数量级)的优异性能,该机械手手指触摸物体后可准确获取其局部微形貌、材质硬度和整体轮廓等关键特征,掌心可同步嗅出物体“指纹”气味,进一步通过仿生触嗅联觉 (BOT) 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实时处理,最终完成识别人体、确认部位、判断掩埋状态、移开障碍物、闭环救援。
 
  上海微系统所科研人员与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合作,通过到一线消防救援单位实地调研,真实还原构建了人体被瓦砾石堆覆盖的掩埋场景,在此环境下对包括人体在内的11种典型物体进行识别,触嗅联觉识别准确率达96.9%,较单一感觉提升了15%。相较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于Nature(DOI:10.1038/s41586-019-1234-z)的单一触觉(548个传感器)感知研究,该工作通过触(70个)、嗅(6个)联觉,仅使用1/7数量的传感器,达到了更理想的识别目的,并且缩小后的传感器规模和样本量更适合复杂环境、资源有限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和应用。此外,面对在实际救援中常见的存在干扰气体或器件部分损坏等情况,通过多模态感知的互补和神经网络的快速调节,该系统仍保持良好的准确率(>80%)。
 
  相关研究成果以A star-nose-like tactile-olfactory bionic sensing array for robust object recognition in non-visual environments为题,于2022年1月10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等的支持。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