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登录 注册
行业资讯行业财报市场标准研发新品会议盘点政策本站速递

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

产业报道 2025年02月14日 11:00:40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22541
摘要2024年,“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7.6%,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形成节能量约28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00万吨。

  【仪表网 产业报道】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支持,深入宣传引导,加快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2024年,“两新”政策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7.6%,带动大宗耐用消费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形成节能量约28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00万吨,对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促进绿色转型、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设备更新行动有效拉动投资增长。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工业、用能、交通运输、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项目超过4600个。支持老旧营运货车、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分别达到55.6万台、7.2万台、95万台;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4.1万台,支持教育、文旅、医疗领域设备更新26.8万台(套)。在国债资金和其他综合性政策的带动下,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形成节能量约2500万吨标准煤;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2.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7.6%。
 
  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有效激发消费活力。向地方直接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汽车方面,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达到9200亿元。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超过50%,年渗透率高达47.6%。家电方面,超过3700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产品6200多万台,销售额达到2700亿元。从9月份开始,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20%以上;全年同比增长12.3%,较上年加快11.8个百分点。家装消费品方面,智能坐便器、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产品销售近6000万件,销售额达到1200亿元。电动自行车方面,全年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带动新车销售约40亿元。在2024年以旧换新活动中,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1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形成节能量约300万吨标准煤。
 
  三、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2024年,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达到1.1万余个;报废机动车回收量达到84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64%;废旧家电回收量超过63万吨,自7月份开始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态势;全年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10种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超过4亿吨,同比增长7.2%;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约39.7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9%。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组建成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加快建设。资源回收企业向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制度深入实施,对“作坊式”回收拆解等违法行为的环境监管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行业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四、标准提升行动有效发挥牵引作用。2024年和2025年“两新”领域计划制定修订关键核心国家标准294项,截至目前已发布168项。设备更新方面,出台能耗限额、设备能效、污染物和碳排放等国家标准81项,倒逼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设备更新换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发布家电、家具、汽车、厨卫用具等国家标准49项,提升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回收循环利用方面,发布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等国家标准38项,支撑废旧产品设备高效循环利用。
 
  原标题: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联系电话:0571-87759945,QQ:1103027433。
广告招商
今日换一换
新发产品更多+

客服热线:0571-87759942

采购热线:0571-87759942

媒体合作:0571-87759945

  • 仪表站APP
  • 微信公众号
  • 仪表网小程序
  • 仪表网抖音号
Copyright ybz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仪表网-仪器仪表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意见反馈
我知道了